正文 第3章 養成喝的好習慣(1 / 3)

“喝”同“吃”的問題緊密相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供應的豐富,飲料日趨多樣化,不僅品種繁多的酒、茶進入了人們的家庭,過量飲用各種飲料、礦泉水等也成為時尚。於是,傳統的、健康的喝的習慣受到了衝擊,甚至對於健康極為重要的白開水都被忽視了,不良的喝的習慣也在逐漸形成。

■養成喝水的習慣,飲水量要充足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大多數的人往往對喝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會因為口渴才想到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所補充的水分,隻占身體需求量的60%左右,遠低於身體所需的水分。人體有70%是水,90%的血液是水組成的。且水分還可以協助養分的運輸、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體溫、潤滑關節、保持皮膚的彈性,並將體內的廢物排出。

水在人體所有生命活動中起著媒介的作用、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產物的排泄、酸堿平衡的維持以及體溫的調節等都需要水的參與。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2500毫升,是8~10杯水。要將這2500毫升的水科學地補充到人體中去,養成喝水的習慣很重要。每日飲水量充足,能及時、科學地飲水,對於促進健康長壽十分有益。現代白領們往往不注意科學地喝水,有時忙得滴水不進,一閑下來,就猛灌水,這樣的飲水習慣對身體非常有害,必須要改一改。飲水還有以下作用。

1.飲水有益大腦

人體缺水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大腦,大腦對缺水最敏感,也最易因缺水而受損傷。喝水不足會影響腦細胞正常功能的充分發揮,更談不上靈感頻出了。缺水還會導致腦的老化、早衰乃至老年癡呆。而腦是全身的司令部,腦的老化必然帶來全身的老化。人體所有的器官,其正常功能的發揮都要靠充足的水分供應。缺水會影響所有器官的功能,造成各種器官的早衰、退化。

2.防治冠心病

若能於每晚睡前及晨間各飲一杯250毫升溫開水,可使血液勃稠度大大降低,流速加快,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生。

3.防治缺血性中風

不常飲水及夜尿增多的老人若能在睡前及半夜各飲一杯開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可預防或減少缺血性中風。

4.預防癌症

國外專家研究認為,每日飲水2500毫升可使膀胱癌的發病率減少一半。每日清晨飲一杯開水可清潔胃腸道,既可通便,防治習慣性便秘,又可預防和減少消化道的癌症。

5.淨化血液

淨化血液,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每日飲水2000毫升,可明顯地起到擴容及改善微循環的作用,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

6.減肥和美容

人的容顏美,即“氣色”的好壞,也決定於攝水是否充足。喝水,可美容、防老、排毒。說到底,美容的根本問題是保水的問題,人體常保持水分充足,細胞不失水,並含水量多,皮膚便顯得細潤、白嫩、柔和,這正是美容最實質的內容和目的。每日若足量飲水可使皮膚富有彈性,有利於美容。

餐前飲水可降低食欲,增加尿量,促進排便,有利於減肥。

小貼士

生理功能不同,飲水方式也不同。老年人結腸、直腸肌肉易於萎縮,排便能力較差,大便容易地結,因此老年人應多飲水。但老年人心腎處於衰竭期,多飲水必會加重心腎負擔,因此,老年人飲水又要適量,一般飲水量控製在每日2000毫升左右。初生嬰兒水分量雖占全身60%,但2歲以下嬰兒各係統還處在發育中,不考慮他們的生理功能,就大量補給水分,這實際上隻會造成大量果汁或水分填滿他們小小的胃,使他們不想吃或不能再吃那些含有他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和卡路裏食物,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清晨喝點水,衝洗一遍腸胃

清晨起床後喝點水,對身體很有好處。經過一夜的睡眠,人的胃和小腸中的食物、廢渣等,該消化地消化了,該吸收的吸收了,胃和小腸都已排空。喝水以後,排空的胃腸就被衝洗一遍,有助於新的一天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清晨起床後飲水,可使排便暢通。排便動作固然與神經中樞的控製有關係,但糞便中是否含有一定的水分,對於排便的難易也有密切的關係。含有足夠水分的糞便,比較柔軟,易於排出。堅持清晨飲水,每天使腸胃得到衝洗清理,糞便就不會淤積幹結,可預防便秘。這是許多長壽老人的共同經驗。

清晨飲水,以涼開水最好。涼開水有洗刷口腔和腸胃的作用,利於預防口腔和胃腸疾病。

小貼士

如果身體不適應,也可飲用微溫開水,但是,不宜飲用熱開水,因為熱開水不能暢飲,起不到衝洗胃腸的作用。

■為何要多喝白開水

白開水是一種最普通、最方便、最廉價的飲料,正因為它太平凡太常見,反倒被人們忽視。而科學家的研究證明,20~25℃的新鮮白開水,具有許多高級飲料所無法比擬的特殊功效。美國生理學博士約翰研究發現,溫和的白開水比較容易透過細胞膜,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習慣喝溫白開水的人,體內脫氫酶活性較高,消除肌肉中的乳酸積累較快,不易疲勞。喝溫白開水對運動員、體力勞動者和一般人都十分有益。

常飲白開水,尤其是煮沸後自然冷卻的新鮮白開水(20~25℃),對人體健康大有好處。白開水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它比較容易透過細胞膜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還可以預防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使人精神振奮,充滿活力。

多喝白開水還可保護腎髒。飲水足夠,排尿就順暢,尿液中的雜質、毒物濃度就會減少。

對青少年來說,不僅要重視飲水,而且要科學地飲水。飲水與吃飯一樣,應該每日三四次,每次一大杯。要定時定量,不要不渴不喝,渴急了猛喝一通。有些年輕人,平時沒有飲水習慣,而是在運動後,或天氣過熱、口幹舌燥時才抱壺痛飲一番,把肚子灌得滿滿的才覺得痛快。這種飲水方法是有害的,容易在短時間內使血溶量劇增,增加心髒負擔。

小貼士

如今,渴了喝飲料的孩子越來越多,不少青少年學生患了“果汁飲料綜合征”,他們飲的白開水卻越來越少,這是一種影響孩子成長的不良習慣。營養學家指出,從營養學觀點而言,任何含糖飲料或機能性飲料都不如白開水對身體的健康有益。

各種果汁、汽水或其他飲料中都含有較多的糖或糖精,以及大量的電解質,這些物質不能像白開水那樣很快離開胃,如果長期作用,會對胃產生許多不良刺激,不僅直接影響消化和食欲,而且還會增加腎髒的負擔,影響腎功能。過多的糖分攝入還會增加人體的熱量,引起肥胖。

■謹防陷入飲用礦泉水和純淨水的誤區

近年來,隨著對微量元素有益健康的廣泛宣傳,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的礦泉水飲料自然也就日漸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人體對微量元素的補充並非多多益善。

比如,礦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和遊離的二氧化碳,但如果飲用過多的礦泉水,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機能,還會影響膽汁的形成和分泌,從而導致人體內的酸堿失調。由於礦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過量飲用會使這些礦物質鹽刺激腎髒和膀胱,增加腎髒和膀胱的負擔,所以患有慢性腎炎、高血壓、心髒病及伴有浮腫的病人不宜長期飲用礦泉水。

適量的鈣攝入可以促進人的骨架、牙齒發育,但是如果過量補充則會引起高鈣血症,使人出現軟弱無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而且過量的鈣可能導致腎結石。所以結石患者要少喝礦泉水。鋅元素補充過多,不但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和利用,而且還可能引起身體組織的損傷;鐵元素攝入過量可能會引發肝硬化和糖尿病;碘元素補充過量,則會出現脫發、指甲變脆、易疲勞、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

但是,另一方麵,我們不能因害怕礦物質,而陷入純淨水飲用的誤區。如今,超純水、蒸餾水、太空水等已進人尋常百姓家。專家認為,長期飲用純水,對老人和兒童的健康將會帶來無法挽回的負麵效應。喝純水長大的青年則可能會感到渾身乏力,或提前患上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純水主要通過蒸餾和逆滲透技術來加以淨化。這些技術原來是應用於工業上的,在去除水中有害雜質的同時,也將一些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一起摒除,如鎂、鋅、鐵、碘等礦物質和無機鹽。健康的飲用水必須含有一定的礦物質,人體所需的14種微量元素,主要來源之一是飲用水。所以,長期飲用純水者必須調整食物結構。

實驗證明,讓老鼠長期飲用蒸餾水,則生長緩慢,體重下降,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腦垂體和腎上腺素係統功能受到破壞。過去,市民們隻是偶爾飲用純水,尚不會對人體帶來負麵影響,但如果長期飲用,人體就會因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營養失衡。

小貼士

不久前,中消協正式發布消費警示:兒童和老年人不宜長期喝純淨水,純淨水濾掉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兒童和老年人身體中鈣的需要量30%來自於水,長期喝純淨水的話,這部分鈣的來源就沒有了;而食物中的鈣比水中的鈣吸收要來得慢,低很多。長期喝這樣的水,不僅不能補充鈣、鋅等微量元素,體內已有的礦物質反而會被純淨水吸收並排出體外。另外,捅裝密封的純淨水,一旦啟封與空氣接觸,24小時後,就開始滋生細菌。因此,把一桶純淨水喝上幾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自來水中則有一定量的餘氯,在擱置一周內可抑製細菌生長。因此專家建議,要想飲用對人體健康有益又飲用得起的水,還應在自來水上下工夫。

■餐前空腹喝水

當然,飲水隨時都可以,口渴時飲用往往隻能解渴,未能濟事。有效的飲水方法是在空腹時飲用,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吃飽後才飲水,對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飲水。

餐前空腹喝水是指,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小時,應該喝一定數量的水。因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來完成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膽汁、胰腺液、腸液)每天分泌的總量達8000毫升左右。飯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隻停留二三分鍾,便迅速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入血液,1小時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

所以,餐前喝水可以保證分泌必要的、足夠的消化液,來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吸收,同時又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

因此,飯前補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因為經過一夜睡眠,時間較一長,人體損失水分較多,早上醒來,空腹喝水可及時補充人體水分的流失。

小貼士

空腹喝水宜用溫開水,也可以飲用清淡的飲料,如果汁、淡茶、菜汁等。牛奶、豆漿、雞蛋等食物不應在空腹時食用,而應放在進餐時或進餐後再吃。天熱多汗,應酌量增加喝水量;大量出汗後應補充一些極淡的鹽水。如果餐前、餐時不補充適量的水分,當飯後胃液大量分泌時體液失水,勢必引起口渴。這個時候再喝水,就會衝淡胃液而影響消化,還會因喝水過多而增加心髒和腎髒的負擔。

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或稱一次過)將一整杯水(200~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隨便喝兩口便算了,這樣才可使身體真正吸收所喝入的水。當然,所謂一次過飲水,也並非一定要一口氣喝完。但如果隻隨便喝一兩口來止渴,對身體肯定是無濟於事的。

■上班族喝水的時間表

美容專家推薦了上班族的一個喝水時間表,僅供參考。

6:30: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之際先喝250毫升的水,可幫助腎髒和肝髒解毒。

8:30:從清晨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時間總是特別緊湊,情緒也較緊張,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別急著泡咖啡,而應先給自己倒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在空調屋裏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一定得趁起身動動的時候,再給自己一天裏倒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以一杯健康的礦泉水代替午茶與咖啡飲料吧。

17:30: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吃晚飯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