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個體雖然很小,但產品種類繁多,應用價值較高,因此人們稱蜜蜂是對人類社會貢獻最大的昆蟲。蜂產品從來源上可以分為3大類,一是蜜蜂的采集加工物,如蜂蜜、蜂花粉、蜂膠;二是蜜蜂自身腺體的分泌物,如蜂王漿、蜂蠟、蜂毒;三是蜜蜂生長發育個體,如雄蜂蛹、蜂王幼蟲、成蜂體等。蜂產品來源於蜜蜂及其生態資源,是大自然的產物,其珍稀的成分、神奇的功效,已廣為人知。
1.蜂蜜
蜂蜜,可謂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那麼,蜂蜜究竟來源於何處呢?很多人不甚了解。其實,蜂蜜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食物,它主要來源於植物的花朵,是蜜蜂辛勤勞動的結晶。
俗話說,有花才有蜜。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進化過程中,植物花和蜜蜂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蜜蜂體態輕盈,渾身密布帶有分叉的絨毛,能夠粘附花粉,為植物授粉使其傳宗接代、繁茂生長。植物花能夠分泌甘甜的蜜汁和產生花粉供蜜蜂采食生存繁衍。人們將這些能夠分泌甘甜蜜汁和產生花粉的植物,稱為蜜粉源植物。有了蜜粉源植物,才能夠飼養蜜蜂,從而獲得蜂蜜。
凡是經蜜蜂所采集釀造的蜜,統稱為蜂蜜,但追溯其來源可分為3種:一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釀造而成的蜂蜜;二是蜜蜂采集植物花外蜜露釀造而成的蜂蜜;三是蜜蜂采集昆蟲分泌的甘露釀造而成的蜂蜜。
花蜜來源於植物的韌皮部、木質部,經植物花內蜜腺轉化、分泌而成。植物花內蜜腺大多位於雄蕊、雌蕊、花柱、花萼的基部或花盤、花托上等,是蜜蜂采集的主要對象。我們通常所說的蜂蜜,主要是指以這種花蜜釀造成的。這一類蜂蜜的主要特點是蜜味芳香、濃鬱,質地優良,如椴樹蜜、刺槐蜜、荔枝蜜、向日葵蜜、紫雲英蜜、油菜蜜等。花蜜中含有較多的水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此外,在許多植物的花蜜中還含有少量的棉子糖、低聚糖和麥芽糖,以及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有機酸和香精油類等。
蜜露是植物花外蜜腺分泌的甜汁液。花外蜜腺在雙子葉植物中較為常見,多位於植物的葉柄、葉脈、葉麵、葉背、葉緣或托葉等處。花外蜜腺分泌的蜜露,同花內蜜腺分泌的花蜜一樣,對蜜蜂生活和養蜂生產具有重要價值。我國以蜜露釀成的蜂蜜,主要有棉花蜜和橡膠樹蜜。蜜露的成分與花蜜大致相同,有時在幹旱高溫、晝夜溫差較大的年份,有一些植物的枝葉能分泌大量的蜜露,這一類糖的含量要超過花蜜,灰分大,顏色深,極易結晶,蜜露幾乎無香味或香味很淡,通常不為蜜蜂所采食。
甘露是寄生在鬆樹、柳樹、椴樹、榛樹以及高粱、玉米等枝葉上的蚜蟲、介殼蟲、葉蟬、木虱等昆蟲,在采食這些植物汁液後,排泄出來一些含糖的甜汁。當外界蜜源缺乏時,蜜蜂就會采集甘露,並以這種甘露釀造成蜂蜜,又稱甘露蜜。甘露蜜質地不如花蜜釀造的蜂蜜,化學成分比較複雜,葡萄糖、果糖含量較低,蔗糖較多,還含有大量的糊精、礦物質、樹脂以及甘露糖等成分,極易結晶,無香味,顏色暗綠,較多黏稠。甘露蜜可供人食用,不用做蜜蜂的飼料,易導致甘露蜜中毒。我國無此商品蜜種,而在北歐卻是主要蜜種之一。
蜜蜂采蜜時,通過一根柔軟多節、生滿細毛、前端有唇瓣的長吻,將蜜汁吸入它體內的蜜囊中。蜜囊如同能夠伸縮的氣球,是臨時貯存蜜汁的倉庫。平時蜜囊的容積隻有13~16 mm3,吸滿蜜汁後可以擴大5~6倍。蜜蜂將蜜囊裝滿後,飛回自己的蜂巢,·2·
將蜜汁吐給內勤蜂,再由內勤蜂加工釀造。蜜蜂采集的無論是花蜜、蜜露,還是甘露,都需要經過它們充分的加工釀造,才能轉化為成熟蜂蜜。外勤蜂在采集時,即將蜜中混入含有轉化酶的涎液。內勤蜂從采集蜂接受蜜汁後,繼續混入涎液反複釀造。同時,蜜蜂加強扇風,蒸發水分,促使蜜汁濃縮,使含水量由原來的40%以上降至18%左右,形成高濃度的蜜液,可以抑製各種微生物的生長;並通過腺體分泌轉化酶的混入,促使蔗糖充分地轉化為葡萄糖和果糖,降低蔗糖的含量。蜜蜂將稀薄的蜜汁釀製為成熟蜂蜜,通常需要5~7天時間。
在采蜜的季節裏,蜜蜂每天要采集飛行10~20 次,每次至少要采集數百朵花,甚至上千朵。每次采蜜量約占蜂體重的一半,平均為40 mg,最多可達70~80 mg。如果蜜蜂每次采集飛行3 公裏,那麼采集1000 g花蜜,就要飛行15 萬多公裏,釀造1000 g成熟蜂蜜,就得飛行30 萬公裏以上。然而,由於蜜蜂是群居社會性昆蟲,一群蜂有幾萬隻蜜蜂從事采集活動,所以每天采集回來的花蜜就十分可觀。由此可見,蜜蜂采集釀造蜂蜜,付出的勞動代價是驚人的。
我國現在被蜜蜂采集利用的蜜粉源植物有數千種,蜜蜂僅可以從40多種主要蜜源植物采集到單一花種蜂蜜,如椴樹蜜、向日葵蜜、刺槐蜜、荊條蜜、棗樹蜜、油菜蜜、柑橘蜜等。此外,在多種蜜粉源植物同期開花時,蜜蜂采集釀造的蜜,稱為百花蜜或雜花蜜。從營養價值角度來講,雜花蜜優於單一花種蜜。蜂蜜如果按生產方式來劃分,有分離蜜、壓榨蜜和巢蜜。分離蜜是現代養蜂生產獲得的蜂蜜,通常所說的蜂蜜,指的都是分離蜜。壓榨蜜是舊法養蜂和采捕野生蜂蜜所獲得的蜂蜜。巢蜜是不經分離的原巢帶原蜜直接食用的天然產品,具有蜜味香濃、水分和金屬含量低、營養價值高等特點。此外,蜂蜜在常溫常壓下呈現兩種不同的物理狀態,即液態和結晶狀態。液態蜜也就是蜂蜜從蜂巢中分離出來,始終保持著透明或半透明狀黏稠液體。然而多數品種的蜂蜜,放置一段時間,尤其在氣溫較低時,逐漸形成結晶狀態,這樣的蜂蜜,稱為結晶蜜。結晶是由於蜂蜜中所含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性,所以結晶蜂蜜並沒有降低其營養價值和天然食品的本性,是純粹的物理現象。除此以外,蜂蜜按生產季節和色澤等,還可以分為秋蜜、冬蜜、白蜜、淺琥珀蜜和深琥珀蜜等。
2.蜂王漿
蜂王漿又稱蜂皇漿、蜂乳,通稱王漿。新鮮蜂王漿是一種微黏稠乳漿狀物質,為半流體,外觀像奶油,有光澤感,手感細膩。手工采收的蜂王漿呈朵塊形花紋,機械采收或過濾後的蜂王漿則形態一致。蜂王漿顏色以乳白色或淡黃色為主,個別的也有呈微紅色。蜂王漿具有較重酸澀、濃厚辛辣、略微香甜的味道,並有與酚或酸類似的微弱氣味。蜂王漿的比重略大於水,但低於蜂蜜,呈酸性。
蜂王漿不是蜂王的產物,隻因蜂王終生以此為食物,故此稱蜂王漿。實質上蜂王漿是青年工蜂咽下腺和上顎腺分泌的物質。咽下腺又稱王漿腺,位於工蜂頭部,是由兩串非常發達的葡萄狀腺體所組成,管道分別通於工蜂口片的兩側,其主要功能就是分泌王漿,用以飼喂蜂王、蜂王的幼蟲,以及雄蜂和工蜂3日齡以內的幼蟲。上顎腺是位於上顎基部的一對囊狀腺狀,開口於上顎內側,能分泌軟化蠟質的液體及生物激素等,參與王漿的組成。
眾所周知,蜜蜂是營社會性群體生活昆蟲。在蜜蜂王國這個群體裏,個體分工製度明確,各司其職,但又相互依賴。工蜂是蜂群中生殖器官發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每個蜂群中通常有幾萬隻,承擔著清理巢房、調製蜂糧、飼喂蜂王和幼蟲、營造蜂巢、偵察蜜源、守衛巢門、采集花蜜和花粉等工作。工蜂食用從植物花朵中采集到的花蜜和花粉,得到了自身的營養,同時又把部分營養轉化成為高濃縮的營養物———蜂王漿,如同母親食用飯菜而分泌乳汁一樣。6~12日齡的青年工蜂,王漿腺和上顎腺特別發達,在巢內專司分泌王漿,飼喂蜂王和幼齡幼蟲。蜂王漿在蜂群中,對蜂群繁殖以及蜜蜂個體品級分化具有一種獨特的作用。同樣都是蜂王產的受精卵,一個是產在工蜂房,幼蟲發育期的前3天喂蜂王漿,以後便改喂一種花粉和花蜜的混合飼料,經21 天發育成性器官不完全的工蜂;另一個是產在王台基內,整個幼蟲期一直食用蜂王漿,隻需16 天就發育成性器官完全的蜂王。蜂王在蜜蜂王國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待遇,終生以蜂王漿為飼料,使蜂王有很強的產卵能力,日產卵量達1500~2000 粒,卵的總重量幾乎與自身的體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