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垗村裏董武前些年父母相繼去世,本要和小時候的娃娃親——隔壁村的和萍完婚的,他堅持要守孝三年再完婚,對方家裏於是不同意了,把女兒嫁給了同村的小地主裏正家的小兒子,村裏許多人為他鳴不平,但董武當時什麼也沒說,還包了禮錢讓同村過去喝嫁女酒的李四嫂帶去送禮,說是畢竟和萍他爹和他爹原是好友,對方家裏嫁女總要有個表示。
村裏的人都歎董武老實,好好的媳婦嫁別人了,他不去鬧鬧事,還要送禮,也真是好欺負。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
董武父親原是個小秀才,但不是那種迂腐秀才,長得孔武有力,在村裏幹農活上也是一把手,他自認自己不是考得上舉人做官老爺的料,中了秀才後也去考過兩次鄉試,無奈每次都沒上,於是他也就完全失了考狀元的心,隻好好伺弄家裏的田地,有時也去鄉裏的私塾裏兼職教幾天書,家裏有十幾畝田地,有一片果園和竹林,最重要的是,家裏有一位賢妻,然後賢妻給生了一位好兒子,隻是生產時傷了身子,之後董武母親身子就不好,家裏雖然有兩丫鬟,董武母親也有意讓這兩丫鬟中的一位給董武父親做小妾,不過董武父親是難得的情癡,沒有答允,還把丫鬟都給嫁人了,買了兩仆婦回家接替丫鬟的事務。
如此一直過了十年,董武家裏家境殷實,父母恩愛,生活幸福美滿,但董武母親卻在這一年因染上風寒從此臥病在床,第二年就去了,他父親從此也沒有再娶,在董武十五歲上,他父親也因思念妻子過重,一病不起去了,從此家裏就隻剩了董武和一個仆婦。
那仆婦是賣給董家的,但看董武年紀不大,把董家的東西偷偷拿到縣上去賣,然後被董武給發現了,那仆婦哭天搶地的,之後還是被董武給轉賣掉了。
從此董武就過起了一個人的生活。
村裏的人原來都還想著董武這麼個孤兒一個人過日子定然會敗光家,甚至還有鄰村的混混一群人專門來勾引董武去縣上賭博,不過董武雖然年齡小,但已經心性沉穩意誌堅定如大人了,說父親過世,他要守孝,不能玩樂,以此把那些混混都拒絕了。
董武之後一直勤儉持家,勞作勤懇,家裏不僅沒有被他敗了,他日子過得很不錯。
隻是一個人過著未免不好,當他娃娃親的和萍嫁給了裏正的小兒子,他又到了十九歲,過了守孝之期,村裏不少婆姨便很熱衷給他做起媒來。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很能過日子的,雖然他無父母,家裏親戚也隻得縣上一舅舅,但依然有不少女孩子願意嫁給他。
不過,董武都沒有心動,他似乎很熱衷做事情而對妻子無所求,他此時已經發展了兩個大魚塘養魚,還收鄉裏的鴨蛋做鹹蛋生意,家裏的田產也打理地很順,家裏的房子也修得頗好,但他已經二十四五歲還沒有成親,不免就讓外人閑話起來,甚至還有人背後說他是不是那方麵有問題,一向不怎麼管董武,隻在董武需要幫助時才出手的舅舅此時也在他舅母的要求下來關心董武的終身大事了。
於是,董武二十五歲上。
前些日子,他買了個漂亮的小媳婦回家。
那真是一張水靈靈的臉,一雙眼睛睜開來盈著一汪水,隻把看到那眼的人三魂都勾走了兩魂。
因是買的媳婦,加之董武平素就節儉的個性,所以也隻請了舅舅舅母和村裏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甚至拜堂也簡單至極,還是董武把那小娘子抱著行完禮的,據說那小娘子是某某大戶人家的丫鬟,就因長得漂亮為主母厭棄,所以才被賣了,她心裏傷心,所以害了病,連拜堂也沒有力氣。事情是不是果真如此還真不好說,反正是村裏婆姨添油加醋說的。
這下大家知道董武不是不娶,而是看不上村裏這些姿色平平的姑娘,人家向往像他娘一樣的美嬌娘呢,這下抱了一個美人歸了,也算是一段佳話。
至少村裏不少男子是對他異常豔羨的,其實大家都沒有看到董武那位小媳婦,董武抱人回家時是晚上,之後拜堂新娘子頭上又蓋了紅蓋頭,於是不少人隻見到新娘子一漂亮的下巴尖,而聽見過那新娘子的爺公說,是城裏養出的漂亮娘子,眼睛水汪汪的,他們這鄉下地方的姑娘沒法比。
於是,董武的小娘子的美貌就在村裏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