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拚命逃生(二)(2 / 2)

“放火呀!”

“放個蛋,這裏著起來,會燒的很快,我們自己都會被燒死的。”

“那怎麼辦?”

“找水,有水的地方它們就不會這麼囂張了!”

食人蟻,又叫羯蟻,最大的能長到拳頭大小,一般生長在南非的熱帶雨林。食人蟻的食性極雜,從地麵上的各種動植物、到枯枝腐肉幾乎無所不吃。非洲的食人蟻凶猛無比,所向披靡,縱然是獅狼虎豹也無力與之抗爭。

當一個黑蟻群發現了一頭野牛的屍體,就會從四麵八方湧上來。幾十分鍾後當蟻群散去,你能見到的,就隻剩一具白慘慘的骨骸了。

而當老虎、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甚至包括人,一旦遭遇到這種蟻群,如果反應不及有時同樣會遭遇厄運。

小小黑蟻,之所以能在非洲大地上橫行無忌,靠的就是“蟻多勢眾”。然而,這種黑蟻卻有個致命的弱點:它們不會挖洞穴居,隻能在陸地上生活。

於是,旱季的非洲大陸上常常燃起的草原大火便成了它們的滅頂天敵。

但黑蟻們自有避火的妙法:當它們感知野火即將燒來時,不會遊泳的黑蟻會鋪天蓋地爬向河邊,迅速地背向裏腿朝外一個抱一個,一層疊一層,彙聚成一個個籃球大小的蟻團向河水滾去。在被火光映紅的河麵上,億萬條蟻腿變成了槳,劃著難以計數的蟻團向對岸滾動,而外層的黑蟻會被湍急的水流淹死,蟻團也越來越小,等到了對岸,有的隻剩下壘球大小……

上岸後它們則會迅速散開,然後排列好隊伍尋找聚集地,重新開始新一輪的生息繁衍。

黑蟻的群體雖然龐大,紀律卻相當嚴明:進食時,當一隻黑蟻咬到一口食物會快速離開把位置讓給後者;大隊進發時,排頭和斷後總是最強壯的黑蟻,對老弱病殘者總有兩隻以上黑蟻抬著前進;當“先頭部隊”遇到危險或障礙,它們會迅速相互傳遞信息,立即掉頭,幾分鍾就能夠排尾變排頭從而迅速逃離險境。

能夠在複雜多變的非洲大陸上生存並壯大,黑蟻隻能依靠集體,它們的一生緊緊地附著在集體之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到底怎麼回事,這東西不可能在溫帶生長。

我們並沒有看到大規模的螞蟻,隻看到混亂不堪的動物們在奔跑,不時傳來一聲聲有慘叫。

我們混在凶猛的動物中間,一邊跟著動物跑,一邊問小眼:“實在不行就放火吧。”

“不到最後關鍵不要放火,”

“他媽的,看樣子小命要保不住了。”

“千萬不要了被他們咬住,這東西有毒,咬上的話,短短時間你就會失去知覺。”

我聽到小眼把這螞蟻說的這麼恐怖,更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跑在動物群裏,也許還能活,這群動物裏麵還夾雜了兩個用兩條腿走跑的人類,場麵說不出來的滑稽可笑,這樣的視覺盛筵恐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現在是無論是人還是野生動物,都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逃命,暫時的和諧相處。

大約跑了半個多小時,我們終於看到了湖水。

我草,這可是救命的水,這下不用死了。心裏說不出來的興奮。

湖的麵積很大,但是水是很深,我們完全可以站在水裏躲避這場災難。

最先跳下水的是跑的最快的狼和兔子,它們剛跳下,就立刻有幾隻狼跑出了水麵。我仔細一看,水裏有太多的食人鯧,成群結隊的向我們這裏遊來。

“水裏有食人鯧。”

“我看到了。”

真是沒想到,剛剛盼來的希望再一次破滅。

湖麵上泛起了越來越重的紅色,漸漸的飄上來一些動物的皮毛。

我迅速的觀察了一下地形,我們的前方也就是南麵是湖水,東麵是廣闊的平原,西麵是峭壁,而北麵就是大量的螞蟻群,動物的參叫聲越來越密集,聽聲音是螞蟻的大部隊過來了,正摧毀著這裏的一切。

小眼毫不猶豫,大叫了一聲:“爬峭壁,說不定還有生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