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內婚外》一書裏,我提到婚外情是離婚的頭號殺手,造成婚外情的主角當然離不了“第三者”。在許多人的意識中,“第三者”是毫無道德觀念的奸夫或淫婦,應該被社會所唾棄或被人們責罵。早年,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第三者”被認為是破壞家族的犯罪者,會受到法律的製裁。事實上,在激情過後,大多數有外遇者尤其是男性,都會和“第三者”分手而回到配偶的身邊。而經過不斷的波折,仍舊維持外遇關係,最後做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例子是不多見的。
天下單身男女多的是,何必要自尋煩惱,偏偏選中已婚人士?是“真愛”難覓,還是已婚人士的成熟有吸引力?或是“第三者”本身就與眾不同,他們有獨特的性格,如反叛、自卑、攻擊或矛盾等?或者他們選上已婚人士是潛意識作祟,去補償童年的創傷?
現時的女性地位提高了,單身和離婚的女性也隨著社會轉變而增多,“不要天長地久,隻要曾經擁有”的口號越叫越響,這些革命性的女性,對結婚沒有多大興趣。她們根本就沒有結婚的打算,所以她們沒有刻意去結識異性,但當她們遇上婚姻有問題的男性時,就很可能發展成她們沒有預想到的婚外情。
在我診所裏,有不少女性抱怨說:“我原先沒想到我會做‘第三者’,但不知為什麼,不知不覺我踏上了這條不歸路。”為了更了解“第三者”的心態,我派發了許多有關“第三者”的問卷。根據這些資料,我在本書中和讀者作一分析。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對“第三者”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想,排除那些水性楊花的女性,和一些喜歡遊戲於女性之間的男性。我們隻談那些有道德觀念的,有家庭責任感的女性或男性們。因為,這既能使我們的討論變得有意義,也足以引起那些本來可以擁有幸福家庭,可以避免配偶有外遇的人們足夠的注意。
在此,我非常感謝嶽毅英女士和潘宇女士對本書的幫助。
陳棟墀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