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頭(1)(1 / 2)

人的頭部外表有眼、耳、口、鼻等,頭部的內部有顱腔,人的大腦、小腦就在顱腔中。人的頭部是整個人體的指揮係統,可稱為“人體的司令部”。

頭部的主要組織

頭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這不僅是因為其高高在上,更重要的是因為其功能和作用。

頭部有著腦這一最大的神經中樞。有著五官中眼、耳、口、鼻、喉的前四個。喉屬於頭和頸的連接處。

眼是人最重要的視覺器官,也是最能讓人感受到其不適或病變的視覺器官。人眼視覺器官包括眼球、視路和附屬器。

耳是人的聽覺器官。耳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構成。口腔是消化道以及消化係統的起始部分。參與消化過程,協助發音和言語動作,具有感覺功能,並能輔助呼吸,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從事各項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官。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淨化吸入的空氣並調節其溫度和濕度。它是最重要的嗅覺器官,還可輔助發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竇三個部分。

頭皮是覆蓋於顱骨之外的軟組織,在解剖學上可分為五層:皮膚層:較身體其他部位皮膚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以及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傷時出血多,但愈合較快。

皮下組織層: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纖維束構成,與皮膚層和帽狀腱膜層均由短纖維緊密相連,是結合成頭皮的關鍵,並富含血管神經。

帽狀腱膜層:帽狀腱膜層為覆蓋於顱頂上部的大片腱膜結構,前連於額肌,後連於枕肌,且堅韌有張力。

腱膜下層:由纖細而疏鬆的結締組織構成。骨膜:緊貼顱骨外,可自顱骨表麵剝離。

頭部由24塊骨骼組成,其中頭蓋骨8塊,麵部骨16塊,除下頜骨能活動外,其他的骨架是固定的,形成一個堅固的顱腔。眼眶以上為額骨,額骨以上為頭蓋骨,兩側向後與顳骨相連。顴骨上連額骨,下接頜骨,橫接耳孔。上頜形成牙床,鼻骨形成鼻梁,眼眶圍於顴骨、鼻骨與額骨之中。下頜骨像個馬蹄形,上端與顳骨部分連接,通過咬肌的作用,可以上下活動。頭顱骨本身是不能活動的。

頭骨處於相對固定不變的狀態,但依附在頭骨上的肌肉卻富於變化,會呈現各種形狀的起伏,牽動著人的頭部運動和臉部表情的產生。麵部肌肉分為運動肌和表情肌兩大類,運動肌主理下頜骨的活動,如咬肌、唇三角肌、下頜骨肌、顳肌等;表情肌主理麵部的表情,如額肌、皺眉肌、眼輪匝肌、上唇方肌、口輪匝肌、下唇方肌等。頭部肌肉與頸部肌肉緊密相連。

除下額骨和舌骨外,頭部其他21塊頭骨都借縫或軟骨結合或骨結合構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稱為顱。通常將組成腦顱腔的骨骼稱為顱骨。

遠離頭痛的10個小秘方

頭痛作為一種臨床症狀是十分常見的,每個人在一生中可能都有過頭痛的經曆。在臨床工作中,以頭痛作為就診原因者是極為多見的,在神經科門診中就更為常見了。

以下是醫學專家為我們提供的10個遠離頭痛的小秘方:

(1)多喝水

在經期,很多女性都會有頭疼的狀況發生,這可能是經期綜合征的一種表現,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從經期快要來臨時開始,一直到經期之間,要比平常喝更多的水,這樣有助於避免發生經期的頭痛。

(2)準時用餐

省略或延遲用餐皆可能引起頭痛。錯過一餐,會引起肌肉緊繃,而當饑餓引起血糖降低時,腦部的血管會收縮。當你再度進食時,會使這些血管擴張而引發頭痛。如果改成少食多餐,則會對緩解頭痛很有好處。

(3)注意補鎂

鎂具有調節血流和放鬆肌肉的神奇效果。如果身體缺少一點點鎂,都可能引發頭疼。怎麼知道自己缺不缺鎂?除了頭痛外,如果你的腿會在睡覺時經常痙攣抽筋,並且很難入睡,手和腳經常有針刺感,那就要考慮是否缺少鎂了。多吃穀類食物和堅果,可以有效地補充鎂。但要注意,如果鎂補多了還有可能出現腹瀉的副作用。

(4)避免代糖

在很多食物中,我們都會發現許多代糖類的食品添加劑,如阿期巴甜等,研究發現,這些代糖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幹擾神經末梢,增加使肌肉緊張的神經毒物。許多對阿期巴甜過敏的人,隻要進食一點此類食物,就可能頭痛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