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將軍的心弦一動,不再試圖驅趕蒙麵人,而是站在原地沉思著,蒙麵人見此,終於是滿意了,不著痕跡地離開了何將軍的府邸。
而皇宮內,依然在緊鑼密鼓地處理著齊王謀反意圖行刺一事,雖然這件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但是關於要對齊王判決什麼樣的刑罰,依然需要好一頓扯皮。
沒有朝臣同意隻是簡簡單單的將齊王斬首示眾,而是都討論著是抄家滅族,還是千刀萬剮之類的。
而那些之前在朝野中支持齊王的則一水兒的支持對齊王嚴加處罰,恨不得自己從不曾與齊王來往過,每個都上了折子向元熙帝表忠心。
而後宮中也不平靜,汾陽大長公主聽說了這件事,雖然一直在公主府中罵著齊王,但是還是很快就遞牌子入宮,往壽康宮去了,那畢竟是沈太後的親生兒子,汾陽大長公主還是比較擔心沈太後想不開。
不過當汾陽大長公主入宮時,卻見沈太後麵色平靜,絲毫不像是知道了自己兒子犯下謀反大罪的樣子。
汾陽大長公主擔憂地問道:“在本宮的麵前,你就不要再裝了,本宮與你一同去向皇上求求情,或許有機會給齊王留下一條命。”
“不必了,”沈太後搖了搖頭,“他做錯了事,這是罪有應得,為什麼要求情?”
汾陽大長公主露出驚訝的神情,“本宮還記得你剛有齊王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沈太後笑了笑說道:“汾陽,哀家以後不會住在宮裏了,哀家準備前往國安寺。”
“你是想出家嗎!”汾陽大長公主沒好氣地說,“還是你想為齊王恕罪?”
國安寺是大安的皇寺,一應事物都很全麵,隻是畢竟是佛門清淨之地,沈太後若是準備在國安寺度過餘生怕是少不了“清苦”二字。
沈太後高深莫測地笑笑,沒有回答汾陽大長公主的話,隻是說道:“大約三五日之後便會出發了。”
汾陽大長公主終於放棄了這個話題,而是與沈太後話起了家常。
在日光最刺眼的時候,汾陽大長公主離開了壽康宮,卻是忍不住歎了口氣,她是有些瞧不上齊王的德行,可是畢竟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又是她的好姐妹的骨肉,若是因此而死,總歸有些於心不忍。
但是沈太後似乎打定了主意,不會去請求元熙帝,那麼汾陽大長公主要是去了,多疑的帝王怕是會想到什麼陰謀論了。
汾陽大長公主又歎了口氣,穿過了長廊與禦花園,恰巧走到了景陽宮門前。
汾陽大長公主還記得慕馨,想著,便叫收在宮門前的宮女進去通報。
在一邊哄著小世子一邊逗著自己孩子的慕馨,聽到汾陽大長公主來了,顯然是驚訝的,直說道,“快請殿下進來。”
汾陽大長公主走進了景陽宮,一眼便看到了小世子,說道:“齊王世子為何養在貴妃這裏?”
慕馨抱著小世子說道:“前些日子齊王妃說齊王殿下即將出征,她要去寒山寺祈福,故而就把小世子托付給我了。”
汾陽大長公主小時候便聽說過寒山寺,那是一個建在京郊群山中的寺廟,廟裏的僧人除非必須很少與外人來往,故而寒山寺的香火很少,所以多年前那就是個荒廢的寺廟了。
汾陽大長公主看向小世子,帶著幾分憐愛輕聲說道:“你爹做了傻事,你祖母不肯低頭,倒是連累你了。”
慕馨聽見了汾陽大長公主的話,心裏想到,沈太後不想為齊王求情向元熙帝嗎?她曾在宮中聽過當年的隻言片語,昔年盛寵之下的吳皇貴妃幾乎快把沈太後這位正牌的皇後踩到泥裏去了,沈太後不願意向死對頭的兒子低頭也是可以理解的。
慕馨收斂了心神看向自己懷抱中的小孩,齊王謀反,這位小世子的處境就十分尷尬了,也不知道會得到怎樣的處置?
三日後,朝堂上朝臣們依然在為各種事情扯皮,齊王如何審判也是其中一件,而後宮裏,沈太後已經穿戴好準備離宮了。
“恭送太後娘娘。”宮妃們以安貴妃與慕馨打頭,馮皇後還在鳳鳴宮養胎。
沈太後的儀仗漸行漸遠,很快慕馨就看不到了,似乎是已經往國安寺去了,隻是沈太後手裏握著一塊令牌,在心裏念叨著,在去國安寺之前,需要先去一趟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