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與小鳥

暢讀暢想

作者:小腳丫

一頓豐盛的午餐後,小猴子躺在一棵大樹頂部的樹杈中間午睡。

突然,小猴子被一陣近乎絕望的呼救聲吵醒。睜開眼睛一看,發現一隻肥大的螳螂用他那鋸一般的前肢緊緊夾住一條嫩枝,一隻大黑鳥在不遠處正準備捕捉他。小猴子毫不猶豫地跳過去,嚇跑了那隻鳥。

“猴子先生,真是太感激你了。”螳螂說,“要不是你及時趕來,我一定遇害了,真不知該如何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我非常樂意幫助你。”小猴子愉快地回答,然後跳到另一棵樹上玩兒去了。

“救了一個小動物的生命,真是妙極了。今後我將盡可能多做這樣的事情。”小猴子在濃密的枝葉間跳躍著,興高采烈地自語。

當小猴子停在一根粗枝上休息時,忽然又聽到一陣哭喊聲。

小猴子很快發現是四隻幼鳥在巢內哭喊,因為他們非常饑餓。“假如媽媽還不能很快帶回食物來,我想我會餓死的。”一隻幼鳥哭著說。另三隻也同樣哭泣不已。

就在這時,鳥媽媽飛回來了。在一片歡呼聲中,這隻大黑鳥安慰她的孩子們說:“抱歉了孩子們,這次我沒有為你們帶回任何食物。剛才,我差點兒抓到一隻肥大的螳螂。假如那隻頑皮的猴子不來搗蛋,那隻螳螂將是你們的一頓美餐。不管怎樣,我會繼續為你們尋找食物的。”

鳥媽媽匆忙親親每一個孩子,又飛走了,留下這些饑餓的小東西有氣無力地哭喊著。

靜靜地偷聽了鳥兒們的對話後,小猴子煩亂極了。他完全糊塗了:他阻撓了一個母親帶食物給她饑餓的孩子們吃,是錯還是對?小猴子無法獲得正確答案,於是去向學識淵博的大象請教。

“你沒有做錯。”大象回答,“隻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照顧到每一個人。隻要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事,不必期待每個人都來讚同。”

暢想:

就像大象說的,隻要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事,不必期待每個人都來讚同。當然,這個前提很重要,一定要確定我們做的是不是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