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形成這樣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我們才能夠理直氣壯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引領社會思潮和文化觀念,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園,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定的理論指導和精神動力。”衣俊卿說。
十八大之後,中共中央號召全黨要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者,衣俊卿呼籲理論界要高度重視這一理論建設的重大課題。
“桃花劫”
顯然,與呈現在公眾麵前的“學者型官員”迥異,衣俊卿還有著旁人難以知曉的隱秘一麵。
2012年12月中旬,衣俊卿與常豔的婚外情被披露於互聯網上,這被外人視為後來他“東窗事發”的導火索。
常豔,出生於1978年5月,係山西省臨汾市隰縣人。2010年7月,常豔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供職於山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
常豔與衣俊卿的第一次相遇,在2011年3月29日。據常豔前述的自述文字,當天,為了博士後麵試,“我穿著亮麵灰色中袖西服,白色襯衫,高跟鞋,戴著鑲了些水鑽的細細的發卡”,“漂亮並知性、幹練”。
考取中央編譯局博士後以後,常豔因人事檔案的調轉問題備受困擾。由於一時未能順利從原單位調取檔案,常豔有求於衣俊卿。
按照常豔的自述文字,2011年12月11日,兩人第一次發生性關係。彼時,兩人均有配偶。常豔是有夫之婦;而衣俊卿結束了第一次婚姻後,與現任妻子李某結婚。
兩人的婚外情關係,保持到2012年11月16日。在就讀博士後是“脫產”還是“在職”的長期糾結之後,常豔由於衣俊卿未能滿足其解決編製等相關要求,將二人私情以群發郵件的方式發送到多個信箱。最終,前述的長文被披露於網絡。
2012年12月13日,常豔通過其個人博客發布道歉信,聲稱《一朝忽覺京夢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衣俊卿小n實錄》是“虛構出來的小說”,“也希望大家讀罷小說一笑了之”。
但實際上,文章除涉及二人種種隱秘之外,還涉及其他十餘人,所述種種並非全係虛構。
該道歉信發布之後,常豔博客兩度更名,原有博客文章悉數被刪除。
2013年1月17日,新華社通報,衣俊卿因“生活作風問題”被免職。他成為繼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永文後,第三名在十八大後“落馬”的副部級高官。
“在相對傳統的社會中,對於偷情通奸、婚外戀情的這種談論,往往會導致男女當事人無法抬頭做人,甚至身敗名裂,再無前途可言。”在其代表作之一《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1994年版)一書中,衣俊卿曾如此評介。
19年後,一語成讖。
“你以為自己了解衣老師,是吧?”
衣俊卿被免職之後,有媒體以“滿嘴馬列,滿腹盜娼”來對其加以譴責。
但是,也有不少人對其表示惋惜。“衣先生人很好,可惜‘大意了’”“沒有架子,一介書生”“可惜了”……類似的評價,與眾多批評之聲共存於互聯網上。
總是一頭短發,鼻梁上架著一副近視眼鏡,常著西裝領帶,衣俊卿給人的印象是一位儒雅學者,步入仕途之後,則是“學者型官員”。
在治學期間,衣俊卿所帶的博士生,多對這位學者報以感恩之情。畢業於2009年的朱丹,在其博士論文的致謝詞中如此寫道:“衷心感謝我的博士生導師衣俊卿教授,能成為他的學生是我畢生的榮幸。恩師以其淵博的知識開闊了我的學術視野,以其嚴謹的學風不斷地催我奮力前行,我在學業上取得的點滴成績無不凝聚著恩師的心血。”
被免去局長一職之後,衣俊卿目前仍在中央編譯局專家之列。
“自發道歉信後我一直沉默不語,你以為自己了解衣老師,是吧?如果你是真的崇拜、尊重、關心他,就請你閉嘴。”道歉信發表後,常豔曾在微博上如此叱問一名譏諷衣俊卿的網民。
如果沒有常豔的長文,呈現在公眾麵前的衣俊卿,或許仍舊是一位學品官聲俱佳的人。對此私情,衣俊卿從未有任何公開回應。
在代表作《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一書中,衣俊卿曾說:“人是十分矛盾的存在物。他既有光彩照人的一麵,也有灰暗無色的一麵。”
(江侍書薦自《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