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 VS LV:帝國爭奪戰
財經
作者:張德鑫 尉遲毅
2012年9月4日,愛馬仕發布公告,宣稱已向巴黎檢察院控告路威酩軒“以非常規手段持有愛馬仕股份”。
路威酩軒隨即出手反擊,稱“集團入股愛馬仕的操作‘符合規範’”,同時反訴愛馬仕“敲詐、不實指控和不正當競爭”。
這場官司的背後,是路威酩軒在長達11年的時間裏瞞天過海、暗渡陳倉、釜底抽薪、反客為主,三十六計輪番上陣,奪得愛馬仕超過20%的股份,成為除愛馬仕家族以外最大的單一股東。
向來以世家傳承為傲的愛馬仕豈容權杖旁落?震驚之餘,愛馬仕重裝上陣,意欲合家族之力絕地反擊,頗有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架勢。隻是,麵對在股權收購中已屬“神一般的人物”的路威酩軒掌權人伯納德·阿爾諾,這場保衛戰,愛馬仕注定將打得異常辛苦。
被狙擊的馬
2011年5月,愛馬仕公司股東大會上,“讓我們停止無謂的爭鬥吧。”路威酩軒集團副總裁皮埃爾·高德看上去輕鬆自如、誠意十足。高德自然有他輕鬆的資本,路威酩軒集團已經持有愛馬仕的股份超過20%,成為除愛馬仕家族以外最大的單一股東。這一次,他給自己的定位顯然是一位和平使者。
坐在台下的愛馬仕的董事長貝特朗·皮埃奇可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高德簡直就是一條吐著信子的蛇,跟他背後的那條“貪吃蛇”伯納德·阿爾諾沒什麼兩樣。
“讓我們活下去吧!”皮埃奇針鋒相對地諷刺道。“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向大家宣布,愛馬仕家族將保持集團的控製權,絕不容外人覬覦!”皮埃奇就開始意有所指地炮轟路威酩軒,“最近一係列針對公司的敵意行動令我震驚,這些行動意在削弱、破壞穩定,甚至令公司名譽掃地。”
高德當然不會坐著挨打,他立即反擊:“我請那些一直誣蔑我們有此行為的人拿出相關證據來!我們決無意破壞愛馬仕家族、員工和供應商的穩定。作為股東,我們當然希望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
火藥味直到散會依然沒有散去。皮埃奇在會後牢騷滿腹地抱怨:“這6個月以來,我們麵臨的質疑比公司成立174年以來所遭遇的還要多。”事實上,在該次會議之前的3月,路威酩軒的幕後掌控人伯納德·阿爾諾在就成功拿下意大利珠寶品牌寶格麗一事接受采訪時,就曾向愛馬仕暗示:“我希望,這種(和寶格麗的)夥伴關係能讓有些家族明白,與路威酩軒合並將意味著什麼。”他隨後補充道:“關於愛馬仕,我隻能重申,我們是愛好和平的股東。”
麵對路威酩軒的“示好”,愛馬仕家族的反應則像一匹揚著前蹄的馬。愛馬仕CEO帕特裏克·托馬斯在2012年3月的新聞發布會上激動地說:“如果你想勾引一個美麗的女人,你不能從背後強暴她開始。”皮埃奇則在法國費加羅日報上回應路威酩軒說:“有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
5月的年會終於演變成了一場口水仗,雙方已徹底撕破了臉皮,針對愛馬仕股權的爭奪戰隨之正式趨於白熱化。
不可信任的狼
股權收購在上市企業中早已司空見慣,為何愛馬仕對路威酩軒作為家族以外最大的單一股東反應如此激烈?原因之一是向來以世家傳承為傲的愛馬仕不容權杖旁落,而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對路威酩軒掌舵人阿爾諾的極端不信任。
阿爾諾絕對是一個可怕的對手。他沒有法國商人傳統的小心謹慎和彬彬有禮,1980年代初在美國的3年從商經曆,讓他迅速學會了美國商人那種極富侵略性的經營方式。再加上他自身對時機的極佳把握和對股權收購的極為擅長,最終形成了這個眼光獨到、目標明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時尚界之狼”。
而他在法國時尚界的家族企業那裏,還有著“劣跡斑斑”的收購名聲。
1984年,他為了拿到迪奧服裝品牌,對數幹人的失業不管不顧。1987年,阿爾諾幾乎是連哄帶騙地拿下了奢侈品女裝和皮具品牌賽琳(Celine)。而他在追擊獵物上的耐心和毅力也是好得驚人。他曾花數年時間,在酩悅軒尼詩的CEO阿蘭·舍瓦利耶和LV總裁亨利·瑞卡米耶之間煽風點火,利用雙方日益激化的矛盾,瓦解了兩人對路威酩軒的掌控。最後他趁股市崩盤,以極低的價位一舉收購了路威酩軒高達43%的股份,成功入主路威酩軒。這一戰被業界評述為法國商業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