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爾張瑞敏的管理精粹(1 / 2)

海爾張瑞敏的管理精粹

卓越談

1984年,張瑞敏臨危受命接任當時已經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2013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1803億元,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7萬多名員工,用戶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2012年海爾進入美國波士頓管理谘詢公司(BCG)評選的2012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前十名,排名消費及零售類企業第一。

30年來張瑞敏始終以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和順應時代潮流的超前戰略決策引航海爾,持續發展。因其在管理領域的創新成就,張瑞敏獲得2011年度“全球睿智領袖精英獎”、“IMD管理思想領袖獎”。下麵內容為其管理精粹選錄,選自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張瑞敏思考實錄》一書: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

所有的管理工具都隻是手段,企業的資產要增值隻能靠人,所有企業管理的優化都應靠開放係統借來的一流人力,而非自我封閉,靠身邊的幾個人打江山。

我堅信一條,不管是誰,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特別希望得到別人對他價值的肯定。其實,每個人的潛在能量有多大都是無法估量的。問題就在於你可能開發不出來。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合同工,他也非常希望把他的名字變成鉛字。如果企業真能開拓這麼一個空間的話,我想員工都會把他們身上你想象不到的能量給釋放出來。

我們學習美國企業主要是學習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更具體地體現在分配上,以工作業績為主進行分配;也學習了他們的激勵,我們自己移植回來,就叫“1010法則”。“1010法則”就是不管在哪個層麵,至少有10%的人應該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還有在末尾的10%幹得不好的,我們會幫助他,對他提出要求,如果還是提高不上來,就要淘汰掉,或者免職、降職,甚至解除勞動合同。

管理模式不管怎麼變,它最後一定是達到讓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其實就是德魯克說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我覺得萬變不離其宗,你說我搞出什麼模式,我絕對搞不出來。

今天的成功是明天的障礙

沒有成功的企業,隻有時代的企業。

海爾到今天為止,算是比較成功,但是明天會怎樣?對於我們來講,總是把今天的成功看成是明天成功的一個障礙,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戰勝自己,所以不是去看過去做得怎樣,也不是更多地去看自己做得怎樣。

每個企業都麵臨著這個抉擇,是自殺重生,還是被殺出局?百年老店其實就是在自殺重生和被殺出局中做一個抉擇,要麼提前自殺,涅槃重生;要麼自殺還不自覺,然後被淘汰出局。想要定一個百年戰略然後就這麼走下去是不可能的。所謂百年老店,就是不斷涅槃的結果。

對企業而言,說,並不困難;但做,非常困難。因為無形的價值觀要找準了非常難,要從表麵現象中抓到本質,這是最難的。但最難的地方還不在這兒,在於找對了價值觀且產生了很好的成果之後,就必須突破自我再找到新的價值觀,這是最難最難的。所以中國有很多家電企業有時也能做到增長得非常快發展得非常好,但過幾年就不行了,因為它停留在曾帶來成功的價值觀上,而沒有找到新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