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起的槍法,子龍自愧不如!”趙雲不是個張揚的人,他的大局觀很重,同僚之間和為貴。往往這樣與世無爭的人更能增添神秘感,尤其是他長阪坡的神話擺在那裏,任何人都要對他敬畏三分。
“現在我們都不會選擇笨重的長矛,用槍殺人輕便靈活。我看你還是改學槍法吧!”馬超笑著說道。
可是從一開始學武,就是跟隨馬忠學矛。況且戰陣之上的長兵器以矛、戟為主,要諸葛迷改學槍法,一時還不能適應。用慣的工具,容易墨守成規,倘若創新出奇一般人都不很願意。諸葛迷學矛法是下了苦工夫的,他連槍法怎麼使用都不清楚,說改就改勉為其難。一時不好開口:“矛用順手了,突然換個別的…”
“孔惑,槍才是百兵之王。矛的刃部較長,刺殺不夠靈便;槍輾轉靈活,槍杆富有彈性,槍法變化無窮。”趙雲一麵說一麵演示,一杆槍使得龍飛鳳舞,神出鬼沒。
好家夥,第一次見趙雲這樣的耍槍高手實地演習那次何等的幸運。直看得諸葛迷如癡如醉,當即笑道:“趙將軍武藝高超,小弟願拜您為師!”
“都是同僚,怎可師徒相稱。”趙雲雖然拒絕,但不厭其煩為諸葛迷講解用槍的要領。就一個‘巧’字變化多端。
諸葛迷把這些要點牢記在心,可拿到手裏就是使用不順,再說他對矛法有點自信,不得已仍然用矛。一麵苦心鑽研忙牙長的刀法,一麵勤奮修行武道。
蜀漢中軍來到永昌境內,未至不韋縣遠遠地就遇到王伉等人夾道歡迎。
“你們辛苦啦!”諸葛亮握住王伉的手,熱淚忽然奪眶而出。
他回憶起兩年前的一天。那天成都傳來南中的消息:王伉、呂凱帥厲吏民,閉境拒賊。南中有忠於蜀漢的勢力遏止一下叛賊猖獗的希望沒有落空,諸葛亮仰望浮雲,發出“蒼天有眼,助我蜀漢”的感慨。這讓他的堅持有了動力,隱忍有了盼頭。熬過最艱苦的歲月,迎來南征節節勝利的局麵。這一切遠在永昌遙相堅守的忠義愛國者們功不可沒。
“我自做官以來知道南人久有反心,因此秘密潛人進入南中腹地,察看可以屯兵交戰之處,畫成《平蠻指掌圖》。今天獻給丞相。”呂凱獻圖。
“莫非閣下就是呂凱,呂季平?”諸葛亮捧過圖冊。
“正是!”
諸葛亮大喜,緊緊拉著呂凱的手,笑道:“久聞公乃永昌高士。我從雍間處搜得當年你寫給雍?的書信,忠君愛國之心拳拳。當可謂躬聚吏民,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
呂凱含淚回答說:“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托孤,翊讚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下官是被丞相忠君愛民的人格魅力所傾倒。”
旁觀的諸葛迷暗歎道:莫說你被丞相的魅力傾倒,就是後世那些名人將相被諸葛丞相感染的不可勝數。
忽然快馬來報:孟獲率領殘部逃往白崖,糾集許多部落聯合抗擊。於是諸葛亮率領大軍移師白崖,命呂凱為向導。途中上表朝廷說:“永昌郡吏呂凱、府丞王伉等,持忠絕域,十有餘年,雍?、高定逼其東北,而凱等守義不與交通。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於是拜王伉亭侯,永昌太守;呂凱陽遷亭侯。
諸葛亮大軍過白崖又立滇王仁杲十五代後人龍佑那為酋長,賜姓張氏,給予少數民族渠帥權力。白崖,諸葛亮與孟獲又進行了一場大戰。蜀軍得到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首領支持,聲威壯大。這場會戰最終以諸葛亮的蜀軍以及幫助蜀漢的部落大獲全勝,孟獲徹底失去對這一帶的控製與影響。孟獲率領餘部向南逃往銀坑濠豬洞。蜀漢大軍不顧濕熱,深入南中腹地,準備與孟獲打一場攻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