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音樂夜班車:我去兩千年(1 / 3)

我去兩千年【樸樹第一張專輯專題】

第一次看到樸樹是在中央電視台的綜藝大觀的節目上。他站在台上,很安靜地站著,唱那首後來被大家熟知的《白樺林》。和其它很多人一樣,我也是從聽《白樺林》開始接觸到樸樹的音樂的。

唱《白樺林》的時候,樸樹有很長很長的頭發,給人的感覺是比較沉靜的。那個時候他作為一名年輕的剛出道的歌手,還沒有什麼知名度,我第一次聽他唱《白樺林》,覺得他唱得蠻好聽的,隻可惜不怎麼出名。沒想到第二次看到他的時候就是在央視的春節晚會上了。他還是唱《白樺林》,還是那麼安靜地站著,似乎與春節夜晚的熱鬧無關。然而,想必這次在春節晚會的演唱,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了他吧。

樸樹的第一張專輯《我去兩千年》好像並不怎麼火,比起他的第二張專輯來,受歡迎程度似乎小許多。他的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在第一張專輯後曆時四年才寫就,在音樂風格和表現方式,音樂中所表露出來的心情與思想等,都與第一張專輯有不小的改變。然而,這第一張專輯,卻可以說是樸樹音樂生命中的一個裏程碑。

那個時候樸樹還很年輕,甚至可以說很純真,所以寫出來的歌就有一種掙紮的透徹在裏麵,有一種反抗,有一種絕望,有一種無奈,有一種驕傲在裏麵。那個時候他既感到狂喜的快樂,又體味到透徹的絕望。

他想做個英雄,“我是要做個英雄,要吃好大的片天空”,可是“隔壁老張對我講,年輕時我和你一樣狂,天不怕地不怕大碗喝酒,大塊地吃肉,現在老了就變得膽小與謹微,忘了夢想隻乞求能夠平安地活著”,於是“現在懂了,這都無所謂,我吃飽就行了”,“有時我很快樂,有時我很難過,直到將來變成老張,活得像條狗。這種現實隻能接受,能幹幹著,不能幹看著,這一生會很快地過完”。

上大學的時候樸樹念的是外國語學校。我想他的學習能力,應該說是自學能力應該很好,因為他的英語和法語都很好。他寫過英文歌詞,還寫過法語歌曲。然而樸樹心中的樂趣,心中的誌願卻並不在學校裏那些程序化的學習上,他的內心渴望另一種生活,另一個在他心中悄然升起的世界,隨著他抱著吉它自彈自唱的時候會展現得格外清晰,他熱愛那個在音樂中展現在他眼前的世界。可是那個世界注定是少有人能體會和懂得的。所以,他難免憂傷。

年輕的樸樹在學校呆不住了,那裏隻會讓他覺得束縛,於是他在大二就退學了。我們不會太清楚地了解到樸樹那個時候真正退學的目的和心中想法到底是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樸樹的世界裏,他認為退學比在學校裏呆著一天天地衰老好多了。就像他在《媽媽,我……》裏麵唱的一樣:不知道為什麼不走,說不清留戀些什麼,在這每天我除了衰老以外無事可做,昨晚我喝了許多酒,聽見我的生命燒著了,就這麼哧哧地燒著了,就像要燒光了,在這我能做些什麼,我問我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

走的路與大眾不同,必然會生起許多煩惱與絕望。樸樹也是這樣。退學後的他一定想在音樂中搞出些名堂,他就呆在家裏抱著吉它彈著唱著,開始寫自己的歌曲。幸虧上天很鍾愛他,讓他作為一個音樂天才,拯救了他自己,也拯救了我們這些鍾愛樸樹歌曲喜愛聽他唱歌的人們。

還有一點幸運的是,他生在北京,生在那個有著很好音樂環境有著許多唱片公司的北京城裏,而且,他的才華被高曉鬆發現。於是,他終於開始正式走上了音樂這條道路。由於他的音樂才華,他將注定在這條路上走得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