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想說,文藝創作是自由的,但任何自由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違反社會道德和法律。
《18andlife》這首歌質量如何我不講,我隻看見其中的那句歌詞‘砰!砰!開槍吧!’。”
張教授的評論是在晚上十一點多發的,當晚,隻是少部分關注他的人轉載,而到得第二天,這篇評論開始大規模的擴散起來。
一些專家學者紛紛轉發,並寫文對這件事做出評論,連紙媒和電視媒體都跟著競相報道。
至此,《18andlife》和陳洛被推上了高峰,徹底占領了各大媒體的版麵,網站、報紙、電視,上麵都是關於這件事的新聞和討論。
除此之外,張教授也徹底揚名,被一些專家學者封為有良心的文藝工作者。
半個月前的槍擊案也被眾人翻了出來,當初這件案子本來影響就很大,如今借著這個話題,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觀眾朋友大家好,這裏是《午間關注》,我是主持人程斌。這兩天,一首歌、一個16歲的音樂天才以及一件槍擊案聯係在一起,出現在各大媒體上麵,事情的經過是,一個叫陳洛的16歲業餘音樂人,從半個月前的槍擊案上麵得到靈感,寫了一首《18andlife》的歌。這首歌曲子沒有任何問題,但在歌詞當中,卻充斥著暴力,更有為拿起槍擊案的凶手叫屈的嫌疑,把一個開槍打死同學的凶手,刻畫成一個英雄……”
華夏國家電視台的新聞頻道,在中午播報了這條新聞。
“青少年的心智和判斷能力並未完全形成,如果收到一些不好的引導,那麼很可能會使得青少年的價值觀扭曲,對的變成錯的,錯的變成對的,這比犯下錯誤本身還要可怕,犯了錯可以改,就怕他覺得自己沒有犯錯,也就無從改起。”——社會評論家廖誌明
“文藝工作者首先要有藝德,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同樣要有社會公德心,以及引導社會向善向美的義務,陳洛事件的本身就在於他無視了社會道德,以偏激錯誤的心態,來對待槍擊案,以及進行無疑創造,這是極不可取的。”——影視評論家王二雙
“有人說,搖滾就要怪異,就要邪惡,我覺得這是大錯特錯,搖滾隻是一種音樂形式,至於賦予搖滾何種內涵,這要看創作者本身。”——國內著名搖滾樂隊成員劉連平
微薄上,這條新聞成功登頂,成為微薄熱度榜第一,很多人都就此事做出了評論,這些評論大同小異,一麵倒的批評陳洛,連給陳洛叫過不平的樊冰冰都受到了牽連。
“爸,你別著急,我這就去接他,嗯,他在音樂學院呢,你放心吧,你看著點我媽,這事兒我來解決。”
樊冰冰拿著手機,心煩意亂的在辦公室裏來回轉圈,早上她就看到了張教授的評論,當時她有預感這件事可能會有麻煩,不過她卻沒想到事態發展的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