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媛也勸道:“爸,來吧,您早晚都是要來這裏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何必再等七年,您退休之前,在這裏再發揮發揮您的特長,為這裏的教育事業,再出一把力。”
“好吧!那我就再努力一把看看!”陳啟林答應,然後他往返於東北和濱海特區,開始聯係、投檔、辦理、應聘。
一個月後,陳啟林回到濱海特區,開始正式登上技師學院的講台,他成為學院裏光機電係的一名專業技術教師。從此,他走進了這個大都市的繁華。
活在現實裏的陳啟林,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之路,再看看身邊那些千姿百態的其他人生,內心非常感慨。他感謝黨,感謝國家,是改革開放的大潮給他帶來了走向成功的機遇。是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使他在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的情況下,還能通過電大和自考來繼續攻讀大學課程而考取了高等教育的學曆文憑,並且他還找到了正式的工作,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雖然自己沒有做到大富大貴,但通過本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總算是改變了以前的窮苦生活。可以說是做到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有時陳啟林會心滿意足但內心又很矛盾地這樣想:就算是自己做到了大富大貴又能怎樣?將來兩眼一閉,等告別了這個世界的時候,自己也同樣是一去不複返。但是,為了造福子孫後代,我們又不能有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
還有,雖然沒有做到高官厚祿,但自己心中一直自在坦然,不像有些人,整天的都在患得患失,徹夜難眠。再者說了,就算高官厚祿又能怎樣?如果不守法,同樣也會成為階下囚。不過,換個角度來說,為了人民大眾,我們還是需要和崇敬所有在職和曾經在職的那些清官。
故此,自己是塊磚,哪用就哪搬吧。
年終歲末惜早晚,寒霜落葉思春時。
遵紀守法,科學生活的陳啟林,一直保持著平和的心態。他在審視自己的人生,也在比較著其他人生的不同。五十多年過去了,誰是誰非,誰輸誰贏,誰好誰壞,以及什麼善惡功過等等,都在曆史的空間一一定格。
有一首歌唱到“時間都去哪兒了?”讓很多的人都去尋找答案。
陳啟林過去的五十年,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父母,給了兄弟,給了教育事業,還有一部分時間給了妻子和女兒。隻有小小的一部分時間,留給了他自己。他真是“沒等好好的看看這世界,眼睛就花了”頭上也長出了些許白發。
過去別人怎麼看自己,自己怎麼看世界,已經成為曆史。
未來時間,該如何把握自己,走好人生之路,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然而未來時間還有多少?自己的人生道路還有多長?這都是未知數。未來的時間,也許不都是屬於他自己的。他還有妻子女兒,還有女兒的下一代。陳啟林非常樂意把時間用在女兒的下一代。但他的想法不是去看著或是哄著他們,他是非常高興地去陪著外孫子,和他們一起玩兒。
如果說陳啟林前半部分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不如意的話,那麼,從此,他未來的人生道路將會充滿陽光。因為他已經從人生的陰影裏走了出來,他已經走出了那個貧窮落後的曆史空間,現在,他已經不再迷茫。
他,還有許多許多的未來時間。
注:
這部小說到此結束,最後,在此送上一首本人以前發表過的詩,
以向敬愛的讀者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品味
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星星冷了
雲給他蓋上了被。
月亮累了
有大山讓她依偎。
太陽跳出了東海,
她給世界創造了
無限的光輝。
彩虹兩頭叩地
問:
疲勞的心
有誰給過安慰?
江河流過大地
喂了海洋,
峰巒高聳
把笑送到了天上。
大地四季輪回,
她給了你我
多少個春夏秋冬!
空氣和大霧相抱
歎:
時光荏苒,
又有誰能夠真正領會!
請問:
夢中的你,
此刻的衷情屬於誰?
你把愛的情思
正在往哪兒放飛?
朋友
不用閉起雙眼,裝寐,
斟一杯美酒?
易醉!
那就飲一杯清茶吧,
讓我們來把人生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