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候車室裏,陳啟林囑咐二女兒說:“你在雙休日不上班時,去你媽媽那裏陪她說說話,以免她寂寞。那樣,她的心情會更好些。你們不用擔心和惦記著我,我不老不小的,能獨立生活。隻是你們上下班時,都要注意安全,還有你媽,你們都要保重身體。”
陳慧娜點頭答應,並同樣安慰著爸爸。她和她的姐姐都非常的懂事,心裏總是裝著老人。
檢票上車的時間到了,陳啟林父女倆就此告別。
陳啟林在回東北後不久,他的弟弟陳啟祥給他打了電話,說要分爹爹剩下的餘款。陳啟林明確地告訴了他:“等給爹爹燒完周年和立完碑,剩下的那些錢一定會分給你們的,這事在去年給爹爹圓墳時不是已經和大夥說的明明白白的了嗎?”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陳月生在生前,他的包地款和各家給的養老錢都交由陳啟林保管。因為開始時陳啟祥和陳啟安哥倆不但不給養老錢,而且還經常地找老人要小錢。再說,這養老錢各家給與沒給,老頭也不好說,所以陳啟城和陳啟香推薦陳啟林給保管,這樣做,陳月生也放心。因為陳啟林向來都是老實厚道,誠實守信的人。讓他定期支付養老院的花銷,尋醫問藥的費用,和購買老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還有要支付那給老人買好吃好喝的零用錢。
其實這是一個苦差事,就是說,陳啟林要比其他兄弟姐妹多付出不知多少的體力、精力和時間,來去給老人做這些事情。為了更好地孝敬自己的老人,對此,陳啟林他沒有怨言。
那麼陳月生究竟在陳啟林那兒剩下多少錢呢?這個,在陳啟林的那裏有一本明白帳,而且他還經常地把老人的收入和支出及餘額向陳啟城和陳啟香公布,並讓他們和老人對正核實。因為這兩個兒女都能保守秘密,也不會向老人要小錢。至於其他人,都不保準。所以,他們就約定將此事向其他兄弟姐妹暫時隱瞞。
而到了後期,陳月生向陳啟祥透露了他有錢這事,並想要將這錢以住院的形式揮霍一空。於是陳啟林開始向所有的兄弟姐妹公開了這本帳,盡管陳啟城不同意他這麼做。
其實陳月生也沒攢下多少錢,最開始時他是年吃年用,隻是後兩年包地款增多了,和農村合作醫療能給報銷住院費了,他才攢下了三萬多塊錢。但經過他近兩年的多次住院和他死後殯葬費用等,最後就隻剩下一萬多元。而且他的後事還沒有辦完,可能要遷墳,需要立碑,還有燒周年、買樹苗等。
不過話說回來,陳啟林在他爹爹臨終前,他當著大夥兒的麵,曾征求過老人的意見,將這錢說明了事後處理的辦法。那就是兩個方案:一個是,如果老人這錢不夠時,由各子女再給湊齊。另一個是,如果最後這錢有餘,那就按子女上交的不同養老金額,按比例如數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