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夢到醒時 歸根結底(2 / 2)

陳啟林故意不解地問:“你為什麼不直接跟她說?你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麼?”

陳啟城撓了撓頭說:“你嫂子生前就厭煩她們,說她們是賴搭,總愛麻煩人,她們要是一來,我自己都顧不了自己,哪有時間伺候她們,你就別讓她來了。”

陳啟林急忙說:“我哪有權利不讓人家來啊!她已經多年沒和我們來往了。行,這話我到時候給你捎到,不過你記著,我以後和她們也不會再有什麼來往的。”說完,陳啟林接過陳啟城遞過來的伍佰元錢,並記下了二姐的聯係電話號碼。

另外在這裏還要特別說明的是,陳月生八月四日臨終,到他下葬圓墳,陳啟城和陳啟林沒有通知單位上的任何人,也沒有告訴他們的任何同學和朋友。因為陳月生在去逝之前,他和他的三兒子陳啟祥有個極其錯誤的觀念,那就是,等他陳月生死了的時候,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會收到一些禮金,能發一大筆財。

因此陳月生最後在他有生之年就做出一個極其荒唐的舉動,他想把他自己攢下的那點錢都揮霍掉。這是陳啟城和陳啟林不願意看到的,因為爹爹在揮霍他自己那點錢財的同時,也是在折他自己的壽,而且還有意無意地損害了兒女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所以哥倆決定,爹爹的喪事一切從簡,以正視聽。他們前前後後,隻有陳月生的親生兒女和直係親屬等二十幾個人,給老人辦完了後事。

生活當中,我們都不希望小孩子們玩兒得太任性。那麼,等我們要老時,也別活的太任性,我們要多體諒體諒兒女們的辛苦。但同時,反過來說,做兒女的,也要多多地體諒有病老人的痛苦,或者說多多地體諒已經失智了的老人疾苦。我們都會慢慢地長大,我們也都會慢慢地變老。時光流轉,今天的他們,明天的我們,這是不變的自然。

圓墳那天,陳啟林看著父親的墳頭心想:“你活著的時候對我說‘一閉上眼睛就想到你,我離不開你’,而我閉不閉眼睛始終都在想著你,惦記著你。現在你走了,你該不該放下的都得放下了,但是我現在不能放下的,還不能放下,因為我還有妻子女兒,再說的遠一點,我還有女兒的兒女,他們將來也可能還需要我去盡一點責任。所以我要力爭做一個不靠別人也能活得很好的老人,否則的話,我寧願尊嚴死,或是安樂死。因為我想,在將來我自己要是到了臨終的那一天,如果有機會說的話,我要對我自己的女兒說一句什麼?”

陳啟林心想,我那時要對女兒說的話應該是:“孩子,我盡到了我人生應該盡的責任!”

責任,陳啟林所說的責任,是一個男人的責任!是男人對父母和兄弟姐妹們的責任,是丈夫對妻子和家庭的責任,是一個父親對兒女們的責任。是一個守法公民對於和諧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