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啟林的二女兒陳慧娜,在中考時,和她姐姐的中考分數差不多,也沒有考上重點高中,也是在普通高中就讀,但一年以後,她在高考時沒有發揮好,隻考上了一個大學專科。這讓陳慧娜心理很不平衡,她覺得自己沒麵子,沒能像姐姐那樣給父母爭口氣。她把那個專科錄取通知書隨手扔到了一邊,然後堅決要求再複讀一年,重新參加高考。陳啟林和張舒馨一看她這樣有誌氣,就同意她的決定,支持她複習再考。
就在這一年,陳啟城的女兒也是因為高中畢業時沒有被大學本科錄取,後來經過一年的複習,才考上了一個本科院校,去了天津的一所大學讀書。這時,陳啟城和呂彩娟兩口子已經回到了原居住地,他們又重返教育崗位,又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因為下海的滋味,對於他倆來說並不好受,原來作為學校單位的一把手,領導一百多個教師,號令幾千個學生,那感覺是非常的爽,有權有勢,一呼百應。而他們下海之後,卻一直要讓別人指手劃腳的吆喝,甚至有時還要親自動手去勞作,這怎麼能讓他們吃得消?他們幾經商討,幾經運作,在下海的最後一年,幾乎是每天夜裏都輾轉反側地難以入睡,天天企盼著回到家鄉,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登上往日的那個教育講台。他們還真就有這本事,在回到家鄉還不到一年的時候,就又都重新坐上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校長座位。這是後話。
陳啟城,回到本縣後,首先被教育局安排在督導室工作,但爭強好勝的他,不多久就因工作關係得罪了教育局的另一個科室的領導徐科長。不過,後來那個徐科長又被調到職業高中去當了校長,成了陳啟林的恩人,這也是後話,暫且不提。
單說陳啟城這次重返教育崗位,他特別慎重珍惜。工作更加認真,一絲不苟。比他原來在重點高中當校長時還要認真。以前他當校長時他就特別的廉政。他當時在其位時,可以給任何別人辦事,但隻要是涉及到他自己的兄弟姐妹這些家人,就一律不準。舉個例子,他原來在重點高中當校長時,學校的桌套兒或是宿舍中的床單被罩,一律都由別人去做,一點也不給他的弟弟陳啟林家做。盡管他的下屬多次建議把那些活分給他的這個弟弟去做,說給誰做都是做,又不是白給錢,靠勞動掙錢有什麼不公平合理的?但陳啟城就是不肯,說那樣別人會說閑話,影響他的領導形象,不利於工作。
所以他這回回來,更是要好好捍衛他來之不易的工作職位。他的第一個表現就是在他剛回到教育局時,他弟弟陳啟林的女兒在中考時他要避嫌,他將陳啟林回避於千裏之外。中考過後,在陳慧娜隻差幾分不到重點高中錄取線時,他勸陳啟林主動拿出幾千元錢,讓孩子到重點高中去就讀自費生。陳啟林不肯,說:“順其自然吧,考不上重點高中就到普通高中去,一樣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