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皺皺眉頭,說:“副鄉長可不這麼說,那你要是不幹,我們隻好包給別人了。”陳啟林一聽連連點頭說:“行,那我退出,對此我一點怨言都沒有。”
陳啟林為什麼沒有怨言呢?因為在他領導管理下,把這個廠子起死回生之後,各地有好多廠家要高薪聘用他,當時他不肯,那是為了清水鄉的企業能複活,再發展。後來,又有幾個廠家要購買他的革新技術,他也沒答應。也是為了清水鄉的企業能有個長期的美好未來。可如今,清水鄉書記找他的這次談話,讓他覺得這個廠子不再需要他了。所以他就滿口答應,主動退出,以便日後自己出去發展。
不料,鄉裏的錯誤決定卻沒能實施。原因是,所有想承包的人一看陳啟林不主動承包,他們的心裏就都沒了底。認為好事不可能就這麼輕易地落在他們的頭上,所以,鄉裏張羅了好長時間也沒人敢承包這個廠子。
最後沒辦法,隻好又把這個廠子委托給陳啟林的父親陳月生繼續經營。陳啟林得知這個消息,他勸他的爹爹不要接手管這個廠子,說管不好,到最後,會貪大事兒的。可是他的爹爹就是不聽,還以為陳啟林要和他爭那個廠長職位呢,他竟然很高興地接管了過去。陳啟林說:“你不懂技術,技術都掌握在我手中,你這不是在拖累我嗎?你不接手我可以出去發展,你這一接手我還怎麼走了?”
可陳月生卻一臉的無所謂,說:“離了你,我還做不成朝子糕了?你想走就走你的,我不攔你,我也不用你幫我!”
陳啟林知道爹爹這是氣話,他也不和他理論,隻好留下來,主動幫爹爹理順各生產環節,傳授相關技術,給他培養了幾個技術骨幹。等工廠正常生產,能安全運轉了,陳啟林才退出去尋求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已是在他爹爹接管廠子的半個月以後。然而此時的技術轉讓和技術培訓之風已快過時。
陳啟林在退出廠子之前,他告誡父親說:“當工廠的領導一定要抓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如果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一定要找鄉政府幫助解決,公家的事,不可自作主張,不能隨便行事。”
陳月生還是不耐煩地說:“這我知道,還用你教!你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走吧!你。”
結果,陳啟林出門在外另求發展的事,在此暫且不提,單說陳月生當廠長之後,沒多久流動資金就不夠用了,產品滯銷。因為產品的質量經常出現問題,一點點的,工人工資也開不出來了。工廠還沒到年底就亂了套,最後工人全都找到陳月生的家裏要錢,逼得陳月生去鄉裏找領導,可鄉領導也說沒辦法,最後,陳月生被工人逼急了,竟然在民間抬錢給工人開了資。工人是安頓下來了,可放高利貸的又不讓勁了,天天的到陳月生家裏來鬧,並揚言,“如果年底還不上錢,就砸斷你陳月生的腿!”弄得陳月生焦頭爛額。後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陳月生把工廠生產的產品以低於成本價的一半抵了債,這才算平息完事。
從此,清水鄉的木製品廠關門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