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林搖搖頭說:“少我一個人怎麼就辦不成了?”點校校長一瞪眼說:“上哪還能找到你這樣全才的,你一個人可是頂五個人呢!你要是不幹,我至少還得再招三個人,三個人哪,我上哪去招啊,要是招不到,那我這個中學部不就得停辦了嗎?這樣吧,你要是為了蓋房子不幹的話,咱們學校有房子,你搬到學校的那個倉庫來住,我還可以安排你的愛人上學校來教小學。你放心,隻要我在這當校長,就沒人敢反對的,你看這樣行吧?”
“您這樣安排,我很感激,但這隻是解決了我眼前的問題,那麼,將來呢?學校能讓我住上一輩子嗎?我會有那屬於我自己的房子嗎?”陳啟林非常感激地看著點校校長問。
點校校長有些不自在地笑著說:“那將來我要是不當這個點校校長了,這事就不敢保證了。”
陳啟林也不自在地笑著對點校校長說:“所以,您的好意我心領了,我真的非常感謝您,這麼多年對我的認可,對我的幫助,真的讓我很感激。我主要是想馬上改變我的窮苦生活,對我的愛人和孩子負責。這個,我是心意已決,明天,我就給你寫辭職報告。”
“那可不行,你非要辭職的話,也得等到把你教的這批學生送走了再說。就一個多月,算你幫我了。”點校校長用請求的口吻說。
“行,我會對我教的學生負責的,我就幹到這個學期期末”。陳啟林答應了點校校長,點校校長最後又非常遺憾地說:“看來我這個中學部再也辦不成了。”
從此,陳啟林一邊上班,一邊拉砂子填泡子,墊起那個房場。他把拉砂子的車裝得滿滿的,比小牛拉得還多。有時他拉的大石頭,別人都不知道他是怎麼裝上去的,甚至有時他裝到手推車上的那重達一兩千斤的大塊石頭,讓路邊看著的人都驚奇得直咧嘴。
那麼,他是怎麼把這大石頭裝上車的呢?他是先把手推車輪子用小石頭堰住,然後再用鋼釺一點、一點地把大石頭撬上車棚上去,他用的是杠杆原理,如此這般才把將近一噸重的大石頭裝上車的。
陳啟林蓋房子這事,一開始有很多人都說他愚蠢,是瘋子。也有很多的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可結果是讓很多的人由開始的看笑話,到一點點的變為由衷的對他佩服。陳啟林一直幹到了暑假,已經填出二十幾平方了。
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中的愚公感動了上帝,而現代的陳啟林填泡子蓋房子也感動了上天。有一天,陳啟林的父親去縣城裏辦事,在陳啟林的姑姑家提起了這事,說陳啟林瞎胡鬧。而陳啟林的姑姑說:“我們幫不了什麼忙,我們的錢都存了死期的了,取不出來,不過幫著想想辦法倒可以。現在農村可以貸款,你不如讓他貸款買台車填那大泡子,孩子蓋房子是正事,這個得支持。”
陳月生說:“就是貸了款,他拿啥還那,他一分錢都沒有。”
陳啟林的姑父說:“有車不就能幹活掙錢還錢嗎?你回去問問他,要是想買的話,我們菜隊裏就有一台三十馬力的拖拉機要賣,挺便宜的,帶一個兩噸半的拖鬥,一共三千七百元就賣。那不比他人拉車填泡子幹得快又省力嗎?”
陳月生回家把陳啟林的姑父的這個建議一說,陳啟林就馬上同意,說:“這個主意好,這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於是,陳啟林又求爹爹幫他聯係貸款。經過了解得知,正好陳啟林一個同學的父親是當時的信用社主任,真是天助陳啟林。有了這層關係,事情就好辦多了。這個信用社主任看在陳啟林是他兒子的同學的麵上,還有他與陳月生平時常見麵很熟的關係,而且知道陳啟林是個既能幹又誠實守信用的青年,就給他辦了貸款。於是,這台三十馬力,帶著兩噸半拖車的拖拉機,在陳啟林的妹夫王明俊的幫助下,開回了家。回家以後,陳啟林沒超過三天,就學會了駕駛技術,從此他開始開著拖拉機,拉來砂子和石頭,填著那大泡子了。
陳啟林從小就有個倔強勁,就是他萬事不求人,求人必回報,就連他自己的親戚家人也不例外。他妹夫教他開拖拉機一共三天,他主動提出來給他開工資。他的妹夫說不用,都是自家人。可他非要堅持給,最後,陳啟林的爹爹提議說:“你妹夫在你貸款的信用社還有一百元錢的貸款沒還,是他買手扶拖拉機時我給貸的,不如你替他還上,就頂你給他開工資算了。”陳啟林一聽就表示同意地說:“行,那這事就這麼定了,他的那一百元錢連本帶息我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