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會長大 弟要送人(2 / 2)

新學期,新氣象,在班裏重新排坐之後,車文靜正好坐在陳啟林的前麵。從此兩人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交流學習,都配合得非常默契。他倆互為好感,相互尊敬。至此,陳啟林在人生當中第一次享受到了被別人尊重的感覺,與此同時也增強了他對班級和對同學們一定要負責到底的決心。無論是拿柴禾(那時學校燒大鐵爐子取暖,學生自己帶柴禾)還是小秋收或是春天采集山菜,他都比別人先完成,而上交的數量也比別人的多。學校勤工儉學,那些髒活累活他始終都幹在前麵。他一直助人為樂,勤奮好學,這是他最開心的一個學期。

轉眼又到了寒假,陳啟林又開始整日地上山去割杏條,在家裏編大方筐的還債。為了盡快地讓他家還清債務,大隊裏又從鄰近的村裏收購杏條,讓他家多編一些大方筐,以便還上更多的債。所以整個一個冬天,他家都要不停地忙下去。

忽然有一天生產隊裏通知說分“工分帶糧”了,隊長讓各家各戶趕緊上南場院去取,可是偏偏這天陳啟林的爹爹帶著他的哥哥上鄰村那裏取杏條去了,不在家。這可把陳啟林急得團團轉。因為領糧是大人們辦的事,涉及到每家勞力掙了多少工分,該分多少糧,能否領到好糧等等。他家這年冬天沒有分到多少糧,一家八口,眼瞅著那點糧食不久就要吃光斷頓了,正好等那工分帶糧接續呢。怎麼辦?隊裏又來催了,說“再不領就不給了!”。陳啟林趕緊跑過去問:“我家能領多少?”隊長和會計說:“你爹爹沒掙幾個工分,分不了多少,拿個片筐(就是往地裏送糞的那種筐)就裝回去了。”

陳啟林心想:“這不是罵人呢嗎?”但不由他多想,隊長(就是於彩雲的爸爸)不耐煩地說:“趕緊來取,再不取這點也沒了!”陳啟林一聽,那還等啥,趕緊回家拿東西來取吧!他回到家裏,準備好爬犁,然後又拿了個囤子放到爬犁上,趕緊地拉著去領糧了。

他在去領糧的一路上看到別人家趕著馬爬犁拉著大套箱子,或是毛驢車,都歡天喜地地往家拉糧,那車上或箱子裏的玉米,籽粒飽滿,棒子又粗又長,金燦燦的。可是等自己到了那以後,那些分糧的大人們讓他排隊,先不讓他領,讓他等到了最後。陳啟林穿著露著棉花的破舊棉衣棉褲,冷得操著手,跺著腳,一直等到別人家都領完了,這才挨上號。

結果,到陳啟林領糧時,就不在那個大堆裏裝了,他們說那是公糧,不能動。然後把陳啟林領到另一個玉米堆,裝了起來。陳啟林一看這堆好像是做飼料的,那玉米棒子又小又癟,棒子尖上都沒有玉米粒兒,而且裏麵還摻著雪和玉米葉子。

陳啟林急忙攔住這些大人們說:“我不要這些,我要和他們那些人領一樣的!”可是那些大人們沒有好聲氣地說:“你愛要不要,分給你扔了也沒人管!”說完,裝上半囤子兩人抬著往台秤上一放,扒了扒了秤砣說:“夠了!”然後就走開了。隊長和會計站在一邊,瞅著這個窮苦的陳啟林,露著鄙夷的笑。

陳啟林看著這幫無情無義的大人們,心裏憤恨地罵道:“你們這些缺大德的,都是些王八蛋!你們以為我會永遠的這麼小嗎?瞎了你們的狗眼!我會長大的!”陳啟林運足了力氣,兩手抓住這囤子的沿兒,猛的一起身就端了起來,然後他又踉蹌地把這囤子放在了爬犁上,接著,他氣憤地說:“你們這些大人們也欺侮小孩子,是不是你們的家裏都沒有了小孩子!告訴你們:我會長大的!”說完,他拉著爬犁蹭蹭地向自己的家走去。這就是窮人,在一群敗壞的大人麵前的小窮人。

古人說童叟無欺,可在這裏卻是“童受叟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