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狼行千裏吃肉2(1 / 1)

安東尼許以留在紐約的承諾,並不昂貴,這裏本來就是他的家鄉,紐約又是全美最大的市場,他貴為頭號球星,一切順風順水,不存他念。皮爾斯和加內特別離凱爾特人是個艱難的決定,但“形勢比人強”,凱爾特人已經作鳥獸散,籃網扯起一麵超級大旗,波士頓固然是大市場,紐約隻會更大,天時地利人和,均高下立現。霍華德看上去是唯一舍棄更大平台轉投較小市場的反例,但正因為“反其道而行之”,才引起NBA的很大震動,從一個側麵看出“NBA市場論”觀念的根深蒂固。

先做一個NBA市場劃分的界定。都說NBA大市場、小市場,但如果準確一點地厘定,其實應該分為三類:1、超級市場球隊,尼克斯和湖人不遑多讓。最新一期的《福布斯》NBA球隊市值排行榜,尼克斯和湖人是唯有的兩支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球隊。在全美,紐約和洛杉磯分別是東、西部之都,地位全然超過其他城市;2、大市場球隊,芝加哥、波士頓、休斯敦、邁阿密、達拉斯、舊金山(奧克蘭屬於其中的灣區)等地,無論從城市規模、經濟實體考量,還是整個城市的體育氛圍、對籃球的接受度等等,都居於前列;3、其他地方算是小市場球隊,即便聖安東尼、俄克拉荷馬城等城市擁有馬刺和雷霆這樣的頂級球隊,但從城市地位、經濟實力、體育輻射等綜合評估,隻能以小市場球隊論之。

如此三類劃分,可能會在第二類和第三類球隊的界定上有一些爭論,但大體如此,偏差不大。

如此觀念之下湧現出霍華德這樣的悖逆者,也不奇怪,最近幾個賽季連走背字的“魔獸”個人發展的需求更為強烈,在湖人,他和科比水火不容,而且隻能永遠居於後者之下,來到火箭他會輕易成為球隊老大。如果說杜蘭特、鄧肯、帕克等巨星都能夠在俄克拉荷馬城、聖安東尼這樣的小城市抵達競技和商業兩個層麵的巔峰,為什麼他不能在大市場球隊火箭重新證明自己呢?馬刺和雷霆這兩支球隊的實力毋庸置疑,而杜蘭特以67單商業合同成為NBA的“代言王”,鄧肯以28單列第八,15單的帕克列第十二。

說到底,狼行千裏吃肉,有能耐到哪都能吃肉。從小城市球隊騎士到大城市球隊邁阿密,地理位置縱跨近1300英裏,“頭狼”詹姆斯過去三個賽季活生生地演繹出榜樣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