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素的路上並不寂寞(1 / 1)

進修課

采訪張歆藝,她已然蛻變成一個酷和有態度的影人,一如她關注的查理斯-塞隆,既能在電影《女魔頭》中自毀形象,又能為了新電影剃成光頭,而且不止一次,皆因她看淡了自己的一張臉,而拚力要掀起內心的一世翻湧……張歆藝就是服了這一把硬氣,戲裏,在她身上附著的是別人的美麗;戲外,她在旅途中恣意綻放的是自己。

吃素的路上並不寂寞

張歆藝是個川妹子,從小在美食之都長大,滿街好吃的總是吃不過來。做了演員以後,她開始跟自己暗暗較勁,“電視屏幕太可怕了,會把臉放得那麼大,真是一點都胖不得”。

慢慢地,她開始以素食為主,不太吃肉了,而是拿水果和穀物當營養素,每天早上空腹喝下一大杯加了蜂蜜的鮮榨水果汁,早餐以穀類為主,吃完中午飯後再喝一點果汁,晚飯盡量少吃,一小份點心和麵對她來說已算超量了,健康又養生。她還在自己的微博上拉攏自稱是“韻肝兒”的粉絲們一起加入素食大隊。“我以為吃素會很難過,難以堅持,但我發現從決定吃素的那天開始到今天,我很輕鬆地堅持下來,身體變得輕盈通透,現在比以前瘦很多,就是吃素的緣故。尤其是每天堅持吃一些苦瓜,就連以前身上有的一些小毛病也沒有了,皮膚也變得很好!不吃小動物可以更健康!希望大家都加入少吃肉、不吃肉的行列,至少每周吃兩天素,真的挺好的,吃素是最好的放生。”

帶妝時間長卸妝不偷懶

因為每天的帶妝時間很長,所以她從不在卸妝時偷懶,臉部和眼部卸妝能精心地恪守規則,兩者分開使用專屬卸妝油才能都卸的幹淨。她喜歡用美容覺保持肌膚的好狀態,永遠比通告上的化妝時間早起20分鍾,敷一張補水麵膜,尤其是在北方拍戲時,敷與不敷的區別特別大,要不然到了晚上帶妝一天的臉很容易變成一張僵硬的“殼”,麵膜她使慣了補水款,有時也會DIY,把一整根香蕉打碎在酸奶裏,拿麵膜紙蘸濕敷一會兒,能聞到到自然的香氣,肌膚觸感也更加柔軟。

張歆藝有很多上鏡的小秘訣:她很在意粉底,常用偏紅的粉底液。“現在已經不流行把自己化得很白了,太白會顯得不自然。用這樣的粉底在臉上塗抹幾下,拍出來就會自然有光澤。”她知道腮紅和唇彩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容光煥發,沒時間變妝時,她就給自己補一點腮紅,然後用唇彩輕點嘴唇就好了,不會有很明顯的妝感,但能快速提亮膚色;天竺葵精油是她的萬用油,可以跟任何乳液混在一起塗在臉上,純保濕,效果非常棒。

別人都說她是吃麵膜,而不是敷麵膜,開工之前,收工之後,隻要有時間,她就敷著麵膜到處走;如果是臉部水腫,早上敷完麵膜之後,她會往上推一推,給臉部做按摩,幫忙排毒。然後再喝一杯咖啡,不放糖,利尿排毒;她喜歡帶一點暖意的金色眼影和粗濃眉毛,常常在拍片前跟化妝師熱切討論。如果這些都是辛德瑞拉的午夜魔法,沒關係,張歆藝早已把美肌密匙緊握在手中。“我覺得女人永遠陷在愛情中這件事特別美好,在愛情的世界裏她會很快樂,很美。愛情才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

喜歡薩岡的女人

她一直想實際地拿出點心思,來實現飽覽群書,成為有內涵有底蘊的出色藝人。在作家裏麵,她鍾愛薩岡,與其說是傾心於她的敘事和文字,不如說是在字裏行間中一窺作者的真性情,薩岡的酷,是18歲便創作出《你好,憂愁》,薩岡的美,是她在高速公路上飆車的那份灑脫,而這一切都跟張歆藝那血液中存在並活躍的不安分因子息息相關,她在熒幕上演夠了別人之後,定會在喘息間做回自己,一如她背上新添的經文文身,無論背後的故事是什麼,都是最真切的張氏風格,拒絕平凡,張望未知的世界。

旅行是充盈自己的方式

張歆藝曾說生活對她來說,不過是一場旅行,而最好的旅行一定與計劃無關,她喜歡做一個自由行的背包客,不走馬觀花,用隨心漫遊的方式改變自己的生活節奏,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開始,到中歐、西歐、日本。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跟當地人聊天,觀察不同的人和事,對新的環境從陌生到慢慢熟悉,才能對舊的環境重新定義,這也是她自我排除浮躁的方式。隻是現在,高強度的拍攝留給她旅行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她才會在不久前,臨時決定了日本之行,也是睡夠了美容覺才起床出門,找個旅館附近的咖啡館,邊喝邊曬太陽。

她深信完美的旅行一定是存在的,重點在於旅行中的人希望在途中獲得什麼樣的滿足感。隻要能夠達到旅行的目的,就能夠獲得完美的旅行。她印象中的完美旅行應該是和父母一起去文萊,那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和父母一起完成一次家庭旅行。能夠帶著自己最珍惜和最愛的人旅行,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