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觀《匆匆那年》與《藝不容辭》對比感觸(1 / 2)

番外篇---觀《匆匆那年》與《藝不容辭》對比感觸

今天偶然看了《匆匆那年》電影,內心此起彼伏。我知道我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對於感觸十分的敏感。我喜歡清新文藝,更喜歡平靜打動人心的情節,雖說匆匆那年電影沒有小說那麼精彩,這是必然的。所有小說拍成電影都會不盡人意,但還是喜歡去看。匆匆那年整體文藝清晰,貫穿整個電影的情節,起初沒有任何出奇地方,但是匆匆那年屬於慢熱性電影,越往後就越發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所以我才寫下感觸。對於大製作的電影和優秀小說作家‘九夜茴’我很有自知之明,我筆下的《藝不容辭》完全沒有可比性。但是我寫下來的原因就是,《藝》和《匆》的情節真的有太多的相似之處。《藝》要表達的是在特殊環境產生的情感和《匆》那個年代發生的情感故事的確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看到匆匆那年我會立即想到關於藝不容辭裏麵發生的事情,她讓我不得不聯想到,我們都在錯誤的地點、時間、遇到對的人,卻沒有把握住未來的結局。的確是這樣,在愛情這條路上,在屬於軍旅愛情這條路上,我們付出的甚至比匆匆那年還要拚,但是結局...這不屬於劇透,我想說明《藝》裏麵的情感內容真的十分虐心,一件事情的段落我不會反複強調,但是我會寫下主要的東西讓大家記住裏麵的橋段,什麼事情的書寫方式都不同,重要的是作者是否用心,是否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真實,情感!

《匆匆那年》方茴對愛的堅貞,對陳尋的信任,對他不放棄的愛。那種純潔、純真、純情,我想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少數...

陳尋對方茴起初的認真到認識沈曉棠導致變心,到最後的後悔,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逝去的青春永不回,他在無時無刻提醒我們,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就算當時愛的多麼驚天動地,到最後隻有孤家寡人...

趙燁表麵衣服吊兒郎當的形象卻一直再為林嘉茉默默付出著,他知道林嘉茉愛的人並不是他,但趙燁從未放棄過,趙燁告訴我們,我們愛的人無論成功與否,關鍵是我們從未對愛的人停止過...

喬燃這個人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詩人一般,但是我十分欣賞他的性格,他一直喜歡著方茴,但從未打擾過方茴,其實能做到喬燃這樣的,真是少之又少。能做到一直愛這個人,卻不打擾她的生活,到底要多麼聖人的節操,我想我是做不到的。

林嘉茉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對蘇凱的愛從未躲躲藏藏,她和方茴完全是兩個性格的類型,林嘉茉對蘇凱是放蕩不羈的愛,方茴就是含羞澀澀的愛。林嘉茉從起初對蘇凱的瘋狂到最後的冷靜,她知道蘇凱要的並不是她,無論自己怎麼付出都不會得到蘇凱的喜歡。這就是人類的糾結吧,在現實中的我感同身受,愛我的我絲毫感受不到她對我濃烈的愛意,我也不想感受,我愛的同樣如此對我冷若畔人。

我想匆匆的作者寫下這些時,也是無比的虐心吧!人們常說導演是瘋子,觀眾是傻子。但是對於我而言,我喜歡導演的瘋子拍攝手法,能夠讓我心甘情願的當著傻子並且不止一次要看劇情的發展,我想這種瘋子是成功的!

回過頭看《藝不容辭》。我還是要承認《藝》還有太多太多的不成熟,我現在還沒有到精雕細琢的程度,修改《藝》。大家現在看的隻是一個框架而已。我希望有一天《藝》可以搬到大熒幕上,一個上線的大電影。那時我想我會很開心,我也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

《藝不容辭》講的什麼?核心什麼?大家看了就知道,總之《藝》不是其它小說的任何種類,這種形式是第一個,我所講述的劇情絕對是沒有見過的題材。我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藝》裏麵的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鮮活的人物,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軍旅生活的情感、男女兵戀愛的情節、他們克服困難反抗一切的事情、部隊壓抑生活的樂趣、領導人性的表現等等。一些90後的熱血青年在部隊中風采的事情,這些都是你看不見的...在這裏在《藝不容辭》你都能真實的見到。你會看到這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