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換位客串秘書 找到人生真諦5(2 / 2)

到“城市礦山”項目工作後不久的一天晚上,我與舒能謹進行了一番徹夜長談:

“很多人覺得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更具有前景,其實恰恰相反,國有企業具有私企無法比擬的優勢。無論是所積累的雄厚基礎,還是內部堅實的凝聚力,私營企業都無法超越,當私營企業隻能用金錢來維係一切時,國有企業很容易找到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動力內核。但是國企的經營者們往往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為了標榜自己的意識超前,盲目照搬西方經驗,結果先進的東西沒有被吸收進來,反而將自身的傳統優勢喪失殆盡。孰不知,當中國的企業界人士對西方經濟頂禮膜拜時,那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學者們卻正在潛心研究中國的《孫子兵法》,研究《鞍鋼憲法》等,並把這些戰爭謀略的思想精髓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進方法借鑒到他們的企業管理實踐中。隻有將東西方管理理論的先進思想進行合理嫁接,經濟化手段與人性化內涵並重,才能真正找到一條適合我國國情,更適合不同企情的成長之路,形成自己獨有的發展特色。

管理學的真實要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人無論在任何時候,或者在任何一家企業,都是最寶貴的資源與財富。反過來說,企業也是職工個人參與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是他們追求人生價值與社會認同的主要途徑,因此在企業內部,個人的成長與組織的成長都不是相對孤立的,而是彼此相連,密不可分的,個人的成長是企業成長的基礎,企業的成長則是個人成長的條件。企業的成長隻有建立在個人成長之上,才會擁有牢固的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活動的主要內涵應該重在服務。及時了解職工動態,切實關心他們的需求,為他們創造最佳的作業環境、學習環境、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和成長空間,讓每名員工在企業找到一種歸屬感。

職工群眾就像一群未經雕琢的渾金璞玉,隻有經過管理者精心的雕琢,才能綻放奪目的異彩。如果認為雕琢的含義就是一味壓製,那就大錯特錯。管理經濟必須采用經濟手段,采取其他任何手段都是徒勞。大腦中樞的指令隻有傳遞到每一個神經末梢,才能讓身體的所有肢節既能充分發揮出他們應有的功能,還能保持協同動作。人為地把他們排斥到自己的對立麵,更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唯有源頭活水來。”廣大群眾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源頭之水可疏而不可堵,堵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決堤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