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變更
1917年12月 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
1922年2 月 國家政治保衛局
1923年7 月 國家政治保衛總局
1934年7 月 國家安全總局
1941年2 月 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1年7 月 國家安全總局
1943年4 月 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6年3 月 國家安全部
1947年10月至1951年11月 國家安全部(對外情報機構歸情報委員會管轄)
1953年3 月 內務部(1953年曾與國家安全部短期合並,統稱內務部)
1954年3 月 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
蘇聯解體後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
普京與克格勃
俄羅斯總理普京曾在赫赫有名的克格勃係統幹了十六年職業“特工”,後被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看中並選定為“接班人”登上總統寶座。普京執政後,“克格勃情結”表現得尤其明顯,其治國方略和執政風格都受此影響。普京也毫不諱言:“始終以克格勃經曆為榮”。 1985年,普京被派往民主德國從事間諜工作。雖然隻工作了六年,但業績非凡。
他的公開身份是萊比錫“蘇德友誼之家”主任。據普京自己透露,他在德國的情報活動,是以北約為主要目標,搜集的情報都直接報送國內的克格勃總部。
一位普京在德累斯頓的鄰居達內特介紹了一段往事。達內特說,在柏林牆倒塌後,東德各地遊行示威此起彼伏,德累斯頓民眾火燒當地東德安全部大樓的晚上,普京保衛了克格勃駐德累斯頓辦事處。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六日晚,在情報總部門口站崗的哨兵發現幾百名示威民眾試圖圍攻辦事處,遂迅即向上級作了彙報。幾分鍾後,普京出現在大門口。 普京麵對喧鬧的人群,大聲告訴他們,“這裏是蘇聯軍事機構駐地,不容隨意侵犯。”人群中有人質問普京,為什麼院裏停著掛東德牌照的汽車,蘇聯人在東德幹什麼。普京回答,按有關規定蘇方有權使用東德的汽車牌照。接著又有人問普京,他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德語說得這樣好。普京不動聲色地表示他是一名翻譯。就這樣,普京成功地拖延了時間,並等到了前蘇聯國內允許用武力保護克格勃機構的答複。
在得到國內指令後,普京用流利的德語大聲宣布:“我希望你們不要試圖闖入這一地區。我的部下擁有武器,並且將向越境者開槍!”普京滿臉嚴肅的表情和他斬釘截鐵的話語使人群安靜下來。那些試圖闖入者私下交換了一下意見,悄無聲息地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