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基金會(2 / 2)

在母親辭世的那一,栗板探就已經告知了老家德高望重的宗親關於母親去世的消息,並按照母親生前的要求,鄭重地向栗氏宗親管委會提出了要在栗氏大宗祠舉行吊唁儀式的要求。

栗氏大宗祠以磚木結構為主,曆經風雨,年久失修,廳梁、牆壁、大廳等破損嚴重,部分房頂坍塌,瓦片散落一地,漸生腐朽頹敗。三年前,宗親長老修書一封,寄到北京,向栗板探描述了栗氏宗祠的蕭條景象,栗板探當即和哥哥栗板真商量,後來倆兄弟傾力相助,慷慨解囊,不惜重金,把宗祠修繕一新。

宗祠管委會主任接到栗板探的電話時,既高興,又悲傷。高興的是盼了多年,兩個從自家村落走出去的優秀企業家終於能夠一起回到老家走一走、和宗親見見麵了;悲傷的是,想不到老人這麼突然的去世,讓人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管委會接著馬上成立了治喪委員會,底下設立了四個工作組,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職,開始積極籌備起來。

他們當時絕對不會想到,這次栗氏兄弟回來,不僅給整個村、整個鎮,甚至是整個縣、乃至整個市,都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禮物。

在栗板探的別墅裏,栗板真他們幾乎每都要忙到深夜十二點。

栗板真的大部分時間主要用於處理來自波丹史利公司全球各地的一項項重要業務。他忙裏偷閑,時不時過問老家方麵告別儀式的籌備情況。

栗板真做事向來十分嚴謹,他把治喪方案翻了又翻,看了又看,認真檢查著每一個細的環節。

栗板索和鐵蓮蓮已經永遠不可能回來最後送母親一程了,這是他們的最大的遺憾,也是母親的最大的遺憾,更是栗板真、栗板探他們最大的遺憾!

一直在詭異莫測的金融市場博弈的栗板真自創業以來,來來往往在北京停留不知多少次,但都是匆匆而來,陪母親簡短的幾後,就又匆匆離去。這一趟在北京,是栗板真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

母親的突然離世,栗板真感到了無比的悲痛,使他更加體會到了母愛的深沉和偉大,更加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可貴。

此時,栗板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栗翰青、栗翰梅姐妹倆,思索著如何創造條件、激活她們的潛力,盡快培養她們成才。

這樣想著,他很自然地把目光朝她們的書房看去。此時,姐妹倆都在各自的書房裏安靜地寫著作業。

她們書房門底下的縫隙中,正往外泄出一塊溫馨柔和的光亮。

想著栗翰梅的過去和現在,栗板真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一個在四歲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的孩,整整八年以來,她一直生活在親人們精心編織的謊言裏!

年幼的時候,她倒還沒有過多的疑慮。年長以後,她就不可避免地會隱隱地感覺到了什麼。

板真前突然現,栗翰梅的眼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比同齡人多了一層憂鬱和深沉,讓他想不明、猜不透。

這個謊言還要持續多久?

編織這些謊言的人,未來要承擔多少罪過?

明會怎麼樣,而後,後又會生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