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報紙、活字印刷(2 / 2)

東海府雖然偏居一隅,沒有多少大事發生,但是最近值得書寫的新聞也不少,尤其是天氣控製儀的安置,使得東海府日後免除台風直接登陸的威脅,這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

其次日曆和天氣預報對民眾來說更是實用無比,因為蘇子恒打算采用周刊的方式發行報紙,正好在周末的時候可以將下周的天氣預報公布出去,讓東海府的居民可以對未來一周的行程安排提早打算。

此外也可以借用周報的方式將一周七天的計算方法潛移默化推廣開來,並且製訂周一到周六上班,周日休息的安排。當然,如果周日不休息上班的話,就要額外支付加班費。

這些都是為老百姓考慮的事情,都能很有效拉攏人心。同時將工作和休息時間明文規定下來,也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至於知識的普及和文學的刊載,這個就更簡單了,在基地空間中除了百科全書之外,還有許多其它的文學書籍,隨便找一本就能刊登好幾年。

像什麼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明清小說之類的,簡直多不勝數。甚至蘇子恒想的話,還可以連載小說,宣揚符合東海府思想的故事,潛移默化改變大眾的思想。

最後廣告部分,是報紙最大的收入來源,蘇子恒打算將在第一期的報紙上刊登張婉清即將開辦的快餐店的廣告。

……

……

有了以前的經驗,報紙辦理起來非常簡單,蘇子恒很快就將版麵設計好,給報紙取的名字為《東海周報》。

由於活字印刷術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普及開來,許多發行書籍采用的還是雕版印刷。對於報紙的發行來說,自然不可能發行一張就去雕刻一版,那樣不僅見效慢而且成本高。

蘇子恒首先找上了工匠坊的匠人,打算用銅和鉛等金屬鑄造一些活字。相比浸水容易損壞的木活字,蘇子恒還是覺得金屬活字更好一些。

反正現在珍寶島在不斷開采各種礦物,根本不愁金屬不夠。再說鑄造一些金屬活字又能耗費多少金屬?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為了讓工匠們更好的仿照金屬活字,蘇子恒特意讓潘多拉用3d打印機打印出了一套所有字樣的金屬活字,基本上都是按照《說文解字》上麵記載的字打印出來,用的字體還是標準的宋體。

宋體字雖然沒有楷體字好看,但是它方便製作,而且容易辨識,非常適合用在大規模傳播的報紙上。

有了模板仿照,工匠們分工合作,很快就鑄造出好幾套的金屬活字。其中一些常見的經常使用的活字特意多鑄造了好幾十個,完全夠排版使用。

另外為了方便報紙的印刷,蘇子恒甚至還用銅版雕刻出一個通用的版麵,使得版麵和格式統一整齊。每次要印刷新的期刊時,隻需要將有變動的位置用活字替換即可,一些固定的格式就直接雕刻在銅板上,剩下了許多重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