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特色研究廣西抗戰史(1 / 2)

從特色研究廣西抗戰史

其他

作者:吳克輝

由中共廣西區委黨校何成學研究員等撰寫的學術專著:《廣西在抗日戰爭中的曆史作用與貢獻》(以下簡稱為《廣西抗戰貢獻》),近日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係廣西2014年度文化精品項目,全書分九章共35餘萬字。專著概述了日軍入侵廣西的罪惡行徑和廣西各族人民英勇抗戰曆史,陳述了廣西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深刻曆史背景和團結抗戰的政治社會環境,闡述了廣西本土抗戰在全國抗戰中的獨特作用和重要曆史地位以及廣西和廣西人為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所做出的曆史貢獻和巨大犧牲等方麵內容。該書視角新穎、結構嚴謹、分析透徹、文本紮實,既有存史的學術價值,又有資政育人的社會作用。全書從特色視角研究廣西抗戰史,並從以下六個方麵展現了廣西抗戰的特點和亮點。

一是從中國早期抗戰反映廣西抗戰特點和亮點。一般地認為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的“七·七”事變,由於地理關係,廣西本土沒有卷入其中,與早期抗戰沒有直接關聯。從《廣西抗戰貢獻》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廣西不僅在本土適時地開展了一係列抗日救亡活動,而且廣西人還間接和直接地參加了全國早期抗戰鬥爭。一方麵有一批廣西籍軍人參加了中國早期抗戰。在他們當中,有黃固旅長等率部參加了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有何柱國軍長等率部參加和組織指揮了1933年長城抗戰。另一方麵廣西僑胞間接或直接參加了祖國早期抗戰。在他們當中,有李光前等捐款濟物支援中國早期抗戰中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和上海十九路軍抗戰;有莫國史等於1935年前後在美國、蘇聯、法國等國辦報宣傳抗戰。以上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反映了廣西在中國早期抗戰中的特點和亮點。

二是從八年全麵抗戰顯現廣西抗戰特點和亮點。《廣西抗戰貢獻》主要從兩大層麵顯現了廣西在八年全麵抗戰中的特點和亮點。在廣西本土抗戰中,廣西是全國抗戰模範省、全國抗戰兵源的主要供給區、全國安置戰時難民的主要地區、全國抗戰時期重要的國際交通線地區,從而成為中國全麵抗戰時期的戰略後方基地。與此同時,還在廣西本土相繼進行了桂南、桂柳和桂柳反攻戰等三次重大會戰以及中共廣西地下黨的敵後遊擊戰,取得了聞名全國的昆侖關大捷和桂柳反攻戰勝利,有闞維雍等數萬名廣西軍人在本土抗戰中獻出了寶貴生命,從而成為全國重要的抗日戰場。在全國戰場中,有韋國清等數千名廣西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中英勇抗戰,他們參加了平型關、百團大戰、黃崖洞、繁昌等諸多重大戰役戰鬥,其中李天佑團長率部參加的平型關大捷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打的第一個勝仗,歐致富等參與指揮的黃崖洞保衛戰開創了中日戰況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的紀錄;有李宗仁等數十萬名廣西籍國民黨官兵參加和組織指揮了淞滬、徐州、武漢、隨棗、棗宜、長沙等重大會戰,其中,李宗仁指揮的台兒莊大捷是抗戰爆發後中國正麵戰場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有朱立文(新四軍副旅長)、鍾毅(國軍師長)等數萬名廣西軍人在全國各地的抗戰中獻出了寶貴生命。

三是從廣西僑胞抗戰體現廣西抗戰特點和亮點。長期以來在我的腦子中認為華僑華人主要是廣東和福建籍人,閱讀該書後,得知廣西也是全國重要的僑鄉之一,廣西僑胞還在抗戰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做出了重要貢獻。李光前等廣西僑胞通過捐款濟物、辦報、回國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等方式支援祖國早期抗戰;全麵抗戰後,有數萬名廣西僑胞參加和組織抗日團體工作或發表抗日救國言論,聲援祖國團結抗戰;有數十萬名廣西僑胞捐款捐物支援祖國抗戰;廣西僑胞在抵製日貨運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有張策等上千人搶運抗戰物資回國;有李毓籌等數千人直接回國殺敵;越南華裔將領黃亞生率部到廣西十萬大山配合中國軍隊抗戰;有黎奮華等數萬人與僑居國人民一道抗擊日本侵略軍;有陳仲達等上千人在回國抗戰中犧牲,有李光前等數萬人為保衛第二故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