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中國共產黨純潔性建設的依據、標準與實踐模式(3 / 3)

改造共產黨員的主觀世界就要在廣大黨員中間深入持久地開展黨的純潔性教育,要加強政治理論教育,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武裝頭腦,在實際工作中學習理論、檢驗理論、發展理論;要加強黨史學習和革命傳統教育,使廣大黨員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形成的曆史必然性和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曆史必然性,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決抵製“曆史虛無主義”的幹擾和滲透;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踐行和弘揚“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係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良好作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風貌。

(二)中國共產黨純潔性建設的中觀模式

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是聯係廣大共產黨員和黨中央、上級黨委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純潔性建設中觀模式的主體。該層次的純潔性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到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一,要以政黨文化建設為重點推進黨組織的純潔性建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的核心內容,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根本要求就是黨的組織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使黨組織的各項決策反映人們的意誌,滿足人民的需求。這就要求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基層組織在黨內大力弘揚“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政治文化,在組織決策中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積極構建群眾廣泛參與的決策機製。黨中央反複強調黨執政後的最大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可見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立場上,才是正確決策的基礎,脫離人民群眾的“麵子工程”“形象工程”是不得人心的。因此,弘揚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文化,增進群眾對黨的政治認同,就一定能使黨保持高度的純潔性。

其二,要以增強黨員領導幹部的黨性修養為重點推進黨的幹部隊伍純潔性建設。黨性是黨員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對於領導幹部來說,黨性問題的核心是如何看待“權”與“利”的問題。一是要建立全麵科學的幹部考核評價體係,對領導幹部的德、才、能、勤和廉進行全方位的考核,積極聽取下級幹部和基層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注重對領導幹部“德”的考核,實行一票否決製。二是要狠抓幹部隊伍建設,對那些追求資產階級腐朽生活方式,政治上失去信仰,經濟上貪汙腐敗,生活上腐化墮落的幹部要堅決查處,果斷清理出黨的幹部隊伍,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三是要樹立典型、宣傳典型,及時宣傳各條戰線中湧現的為民服務、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優秀幹部和感人事跡,傳遞領導幹部學典型、領導幹部爭典型的“正能量”,使廣大幹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績觀。

(三)中國共產黨純潔性建設的宏觀模式

黨的純潔性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社會係統工程,牽涉到執政黨係統、政治權力係統、行政管理係統和社會係統等諸多子係統,從整體性維度推進黨的純潔性建設就要運用係統科學的思維準確把握純潔性建設中的關鍵點和重點難點問題,從戰略高度和全局視野做好黨的純潔性建設各項工作。

要以理論創新夯實黨的純潔性建設的思想基礎。思想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理論上的成熟是思想上成熟的基礎。曆史和實踐充分證明,隻有黨在思想理論上的純潔才能保持黨在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和行動上的純潔。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要持續推進黨的理論建設科學化水平。一方麵要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和生活化,探索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的新途徑和新載體,嚐試在現實社會語境和日常生活語境下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使廣大黨員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立場,自覺將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貫徹到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中。另一方麵,要用最新的理論成果回答黨內同誌的思想困惑,曆史與實踐充分證明,黨的理論比社會思潮更有說服力,更能科學地解釋社會現實,更容易使理論真正掌握群眾[16]。

要以製度建設築牢黨的純潔性建設的製度防線。黨的十八大重新定位了製度建設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地位與功能,突出並強化了製度建設的基礎性和全局性作用。製度是某種包含社會規範功能的行為約束機製,正如鄧小平所指出:“製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製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17]製度建設在黨的純潔性建設中具有根本性、長期性和全局性特征,解決黨的純潔性問題歸根到底是製度問題,製度建設能夠有效規範黨員的政治行為,規範其權力的行使和運行,規範黨內的決策機製和民主集中製。總之,隻有用完善的製度來規製權力,“把權力關在製度的籠子裏”,才能消解腐敗的危險,提升黨的純潔性[18],這不僅是黨的純潔性建設的重要目標,更是中國政治體製改革和反腐倡廉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紮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J].求是,2012(6):4.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

[3]趙麗江.政治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116.

[4]列 寧.列寧專題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9.

[5]李 穎.從一大到十七大(1921-2007)[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40.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1-522.

[7]陳 雲.陳雲文選: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4.

[8]伍小濤,黃 化.中國共產黨保持純潔性思想的沿革[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2(2):13.

[9]劉紅凜.黨的純潔性建設的時代要求與製度保障[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5):15.

[10]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807.

[11]徐喜林.關於保持黨的純潔性的若幹思考[J].中州學刊,2012(6):18.

[12]韓 強.保持黨的純潔性需深化對五個重大關係的認識[J].理論探討,2013(1):124.

[13]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272.

[14]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15]劉 明,張諾夫.利益多樣化對黨的純潔性建設帶來的主要衝擊和挑戰[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10):36.

[16]劉宗洪.執政黨純潔性建設的挑戰與對策[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6):8.

[1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8]歐 健.中國共產黨純潔性建設的政治學分析[J].社會主義研究,2013(4):88.

責任編輯 何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