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金陵刺客(1 / 2)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春,正值一年清明時節。

隅中時分,朝陽漸起,風輕雲淡。

京師金陵,北安門外大街,路上行人如織,仔細看去,卻是發現都是往一個方向而去,那就是位於北安門外的香林寺。

自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以來,北逐元蒙,橫掃六合,安民養息,逐漸國勢昌隆,民生漸好,是以民間風俗越為講究,每逢節日,必會焚香祭祖,入廟祈福,今年看來也不例外。

正當百姓們往香林寺而去之時,卻猛然聽到“咣當當”一陣聲響傳來。

經常在北安門外大街行走的百姓卻是一點也不吃驚,因為他們知道必定是北安門開啟了,隻是不知道哪位大人物又出宮來了。

北安門開啟之後沒一會兒,就聽見一陣馬蹄聲從皇城之中傳來。

卻見一隊頂盔戴甲的騎兵出門而來,當先一騎越眾而出,飛馬而走,並高呼道:

“皇上駕到!百姓跪迎!皇上駕到!百姓跪迎……”

眨眼之間,北安門外大街上已經三步一騎,布滿了羽林衛,沿街百姓跪伏一地,有好奇者不時抬頭,左右張望,夢想一睹天顏。

約莫一炷香後,一架九龍禦攆緩緩駛出,但見旌旗林立,百官簇擁。

頓時百姓高呼“萬歲”之聲此起彼伏。

龍攆之上,一七旬老者端坐其上,一路不時撐開車帳向兩邊百姓招手示意,正是一代布衣皇帝——朱元璋,正打算按曆年常例帶領文武百官前往地壇敬天法祖。

每過多久,龍攆就走到了香林寺的大門位置。門口的路邊早已經跪滿了前來祈福的香客,就連香林寺門邊的一顆蒼天大樹也變得格外安靜。

誰也沒有發現就在這顆大樹之上,濃密的樹葉包裹之中,一個異常的影子隱秘其中。當他看到皇帝的行轅過來之後,緩緩的把一直握在手中的弩伸了出來,赫然是軍中都極為少見的鋼弩,此弩為工匠千錘百煉才辛苦鍛出的百煉鋼作為弩臂,配以特製鐵箭,威力無窮。

樹上之人瞄準朱元璋後,沒有一絲猶豫就扣動了機括。

然後就聽“嘣!”的一聲異響自樹冠之上傳出,一隻弩箭飛射而出,直奔朱元璋而來。

與此同時,圍繞在龍攆周圍的羽林衛已經第一時間發現了異常,一位貼身侍衛飛身而起,顧不得君臣之禮,順勢就站在了朱元璋的麵前,擋在了朱元璋與大樹之間,並高呼道:“皇上小心,有刺……”

“噗!”

那位侍衛話沒說完,聲音已經戛然而止。

此時,一隻鐵箭赫然穿透了侍衛的身體,繼續向著朱元璋飛來。

朱元璋見鐵箭來勢稍弱,冷哼一聲,運起內功,一掌拍去,掌風呼嘯而出,隱隱間顯露出一股皇者霸氣,不愧為馬背上取天下的開國皇帝。

然而朱元璋有些小覷了鐵箭威力,拍出去的掌風雖然再次延緩了鐵箭的速度,但是還是沒有最終阻止鐵箭的前進步伐。

“噗!”

“哼!”

鐵箭穿過掌風,釘在了朱元璋的左肩之上,讓其忍不住發出一聲悶哼。

這時,周圍的羽林衛才有時間把朱元璋四周護起。

周圍的羽林衛訓練有素的彙聚而來,並同時有十數位高手飛身而起,躍向那顆大樹。

一陣樹葉晃動之聲傳出,就見一個渾身綠色的人影從樹冠之中跳下,在香林寺的門樓之上輕輕一點,其身影就已經激速射出,晃動間依然出現在香林寺的大殿屋頂,腳尖再點之下,已經飛躍入香林寺北邊的神烈山中。

此時,朱元璋已經冷靜下來,額頭依然驚出一身冷汗,忍著肩頭的劇痛,揮手製止了前來問安的群臣,沉聲喝到:“羽林衛,即刻封鎖神烈山,捉拿刺客,不得有誤!”

“遵旨!”一名將軍打扮的武士應聲領命,朱元璋在包紮了一下傷口後,亦帶領護衛的羽林衛直奔神烈山而去。

話說兩邊,神秘刺客一擊得中之後,躍入神烈山中,就直奔北方而去,希望利用神烈山脈的掩護安全撤離,但其顯然低估了羽林衛中高手的跟蹤能力,在其逃入神烈山中不久,就已經被熟悉地形的羽林衛追上。

神秘刺客眼見當先追至的五個羽林衛,沒有多想,取出鋼弩,再次扣動機括向後射去。

“嗖,嗖!”

“啊,啊!”

緊追而來的羽林衛立時被射殺兩人。顯然,羽林衛也沒有想到刺客手中的鋼弩居然能夠連射,而且還是一弩三矢。

其餘羽林衛立刻分散開來,呈扇形向神秘刺客衝來。這時,朱元璋已經帶領大隊羽林衛來到神烈山的腳下,並且開始調動人馬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