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蝴蝶記》
第一回【參前世莊周夢蝴蝶,遊四方洛陽會牡丹】
詩曰“
春域盡,景仍長,滿院花正黃。粉翅兩悠飆,翩翩過短牆。
鮮飆暖,牽遊伴。飛去立殘芳。無語對蕭娘,舞衫沉麝香。
———玉蝴蝶
話說戰國時有位賢聖,姓莊,名周,字子休,宋國蒙邑人,仕周為漆園吏。師從道家始祖李耳,昔日莊周曾於夢中變幻蝴蝶。栩栩飄然於花草園林之中。醒時感覺腋生雙翅。輕盈無比,日後常有此夢,心甚疑之。一日乘李耳講《易》餘暇。因將夢中之事告訴李耳。李耳道:“汝本混沌時白蝴蝶,一生天,二生地,三生水,四生木,木榮花茂。遊蕩其間。奪日月之精,采天地靈氣。得了氣候,成就仙體。生出雙翼。遨遊三界,無孔不入。後遊至天界瑤池聖地,偷采蟠桃花蕊,被守花天神青鸞啄死。因你仙根頗深,形神不散,托生於世,做了莊周。”莊周被李耳點破前生,忽然大悟。自覺身輕無影,宛如遊風。自此習誦《道德》真經,遂通五行變化之妙,潛行隱形之術,後告別老子,訪道求真,雲遊四方。不覺一日,忽來到洛陽牡丹仙池,隻見那牡丹正是開花季節,個個長的嬌豔茲茲,異常茂盛。有詞賦為證:“
百花爭榮,雍容嬌豔。百花爭榮,天仙百花爭粉黛。雍容嬌豔,鳳舞千姿冷衣裳,地湧金蓮肈光彩。西子湖上弄清顏,芭蕉島前植異株。春風一動生香蕊,四季無常此一時。’’
且說這洛陽牡丹為天下第一實不為過,而古今之人卻隻知牡丹嬌豔,不知牡丹之品行。相傳在唐朝武則天時,牡丹早已經是名滿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那女皇武則天獨愛牡丹,每與群臣會與宮中,以詩文稱讚牡丹者比比皆是。一日,女皇在宮中大醉,因對眾人道:“爾等可知百花齊放否?”群臣皆以詩詞相答。女皇笑道:“汝等粗鄙,隻知巧言令辭,卻不知真天世界,今日朕要讓那百花齊放,四季歸一。”上官婉兒道;“春夏秋冬,各有次序官職,豈是人力所能改變的。”女皇道:“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有何不可。”遂不聽諫言,降旨禦花園群芳於某年某日某月一齊開放。那日果然群芳露骨,百花盛開。唯獨那牡丹誌節高尚,不用帝命。女皇得知大怒,遂將天下牡丹盡皆根除。後經婉兒求情,降旨貶牡丹於洛陽。自此洛陽牡丹繁盛與此。待莊周來此,已是六百多年。莊周觀賞之時,不覺深思頓開。大展幻術,將那牡丹池倒懸空中。好似一麵晃動中的天鏡。隻見此番幻術。早已驚動了駕居蓬萊山紅顏洞牡丹仙子。牡丹遂召集諸位仙子道:“吾等自被女皇貶低洛陽六百年來,未曾受凡俗驚擾,今日卻無故被人顛覆。”內有麻線娘娘道;“妹妹可識此人。”牡丹仙子道;“妹妹不識,還望姐姐告知。”麻線娘娘道;“昔日盤古開天之時,立判鴻蒙,遂生三教。曰佛教,道教,儒教。佛教清苦,儒教平常,唯獨那道教修行無為通天長生不老之術,灑脫無忌。而世人不知其術德,隻知其法術。雖有這些不曉天意之人。但門中卻有一位智德高昂之輩,此人姓莊名周,字子休。乃道祖太上老君之愛徒。”牡丹仙子道;“妹妹早聞其人,隻恨不能相見。”麻線娘娘道;“今日顛覆妹妹聖池者,便是此人。”牡丹仙子便道;“即如此,何不快快引他來洞中相見。”麻線娘娘道;“後日乃王母蟠桃盛會,到時莊周必然前來,若欲相見,何必急於此時。”牡丹仙子道“那就依姐姐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