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時分,在大多數普通人仍處在甜美的夢鄉之時,一位身著青紫色道袍的儒雅中年男子正盤膝坐在玉虛峰頂的懸崖邊,雙手結出一個古怪的印記,微微眯起雙眼,直直的注視著初升的太陽,張嘴向著太陽一吸,一抹淡淡的紫氣便被吸入腹中,再緩緩呼出,瞳孔中頓時閃現出一抹神秘的紫色。如此循環半個時辰左右,這男子便緩緩站起身子,猛的咳嗽起來,將氣息調勻之後,不由得長歎一聲。
隻見這中年男子頭戴混元帽,腳蹬白雲靴,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舉手投足之間,卻有一種飄渺的感覺。
這道士叫做李淳渝,李淳渝乃是三清觀現任觀主,亦稱方丈,主持,現年四十一歲,而他所在的三清觀便建造在玉虛峰頂。
三清觀所在的玉虛峰,坐落在華夏國南部的三清山中。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位於華夏西江省饒上市與興德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
玉虛峰高約1800米,山腳下有河流環繞向東,因其河水清澈無比,故名清溪。
炎黃人自古以來就有依山傍水而居的習俗,在三清山腳下便坐落著一座古樸的小鎮。
小鎮因水得名,故名清溪鎮。清溪鎮自從晉朝葛洪開山是便興建起來,距今也約有1600多年的曆史。而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小鎮也隨之繁榮起來。
而坐落在玉虛峰頂的三清觀卻是傳承自東華帝君王玄甫,曆經了一千多年的風雨不倒。三清觀乃是王玄甫的弟子為保傳承不失而建。因玉虛峰山體陡峭,山高路窄,更何況隨著時代的發展,宗教思想也被打入封建迷信,因而三清觀的名聲並不響亮。
再加上三清觀乃是隸屬全真派南宗,又稱紫陽派,大都隱居山林清修,與社會極少交往,因而很少有人得知。
李淳渝作為三清觀觀主,早已受過三堂大戒。但是自從明朝末年時期末法時代的來臨,天地間靈氣枯竭,天庭仙神早已離開此方世界,世間在無人登仙,因而修道漸漸成為了一個傳說。盡管三清觀的傳承仍然保存完好,但是前幾任觀主也都止步於煉精化氣之境。而李淳渝自小父母雙亡,由上任觀主撫養長大,自小天資聰穎,可以說是修道的璞玉。盡管如此,李淳渝自六歲便開始修煉,甚至將玉虛峰上的這世間最後的一抹靈泉也吸取了,至今三十多年,也隻是堪堪踏入化神的頂峰境界。可惜的是,那靈泉也因此徹底消散。不過以他如今的境界,距離返虛地仙之境隻有一步之遙,在古時也足夠被人尊稱一聲真人。
但是自從兩個月之前開始,李淳渝冥冥之中便已經有了一股預感,這是對雷劫的預感。煉氣化神,煉氣化神,何謂練氣化神?人有三魂七魄之說,三魂分為天地人三魂,古稱“胎光、爽靈、幽精”,也有人稱之為“元神、陽神、陰神”。煉精化氣之境主要是鍛煉體魄,煉化人魂而成就陰神。至於煉氣化神,則是要將地魂煉化,並且將修煉而成的陰神經過風火雷三劫的考驗,成就陽神。
而正所謂天魂歸天,地魂歸地,唯有人魂常住其身。想要煉化地魂,便等同於與地府輪回抗爭,因而經過三劫的考驗,如若成功渡過考驗,便可踏入返虛地仙之境,壽命也隨之大大延長。
李淳渝早在五年前便借助觀中傳承靈器五雷號令險之又險的渡過了火劫,可惜他的陰神卻也受到了創傷。如今時代,能夠治療陰神創傷的藥材早已絕跡,僅僅靠自身的修煉很難修複靈魂上的創傷,以至於五年以來他的傷勢並沒有恢複多少。如今雷劫即將到來,五雷號令中的靈氣在火劫時也損耗大半。因而李淳渝早已便有了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