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悟(1 / 2)

常浩並不清楚陸家晚間發生的狗血事,他關注的焦點始終在綠豆上。下午王慧玲不但開設了第7個賬戶,還又到前麵6家公司進行了綠豆多單建倉操作。

正如常浩預計的那樣,她的動作在營業部裏已有人跟風了,看著她下綠豆多單,一堆人也跟著下。原本早上綠豆因膠砸盤跌下去了0多元,但下午在場麵烘托和扭轉下,居然不但跌勢全部收回,還額外上漲了18元。

這樣一來,王慧玲建倉的GN990合約一下子就出現近40元/張浮盈。現在手裏捏著1150萬保證金,每張多單保證金不到000元,她按常浩的要求,開設了000張多單,起初保證金大約用了47%,但隨著40元價格上漲,到尾盤時浮盈就有10萬,風險度直接就降低到45%以內。

晚上回來她興奮不已地問:“浮盈加倉麼?”

“不能加倉,相反,要逐步減倉……”

“減倉?”王慧玲道,“勢頭還可以啊,今持倉又擴大了,前期殺跌已將風險基本釋放,怎麼這麼快就減倉?我知道拉到4000肯定要減,可現在才000 出頭,連你上次平倉的點位才剛過到,怎麼就減呢?”

常浩搖頭:“情況不一樣了,市場運作邏輯已發生了深刻改變,漲到下周,我就準備全倉清退,邊漲邊退,這次你可以慢慢走,但無論如何,下周五之前都必須清掉,然後根據情況翻空。”

“明白了……”她嘴上著明白,但其實還是疑惑滿滿。

常浩推給她兩張報紙,第一張上麵刊載了綠豆合約倉單亂象,全部各地搜集而來的綠豆堆滿了倉庫,很多綠豆因為直接從農產品收購站裏上來,未經過標準檢驗,裏麵發現了不少石頭,交易所正下發通知要求整改——這是當成政績在宣揚的,似乎表態自己管理嚴格、要求規範。

但常浩習慣於從反過來理解內涵,既然發現問題,為什麼不直接拒絕注冊倉單而要求整改呢?這就耐人尋味了。

你可以扯農民沒有交貨經驗,為保護農民利益而網開一麵,但實際是在規避條款,雖然多方也好、空方也罷,目的不是為了那點綠豆,但作為一個主持交易和中立監管的機構,交易所如此曖昧的作為,未免有點太不負責任。

再聯想到糧食係統為了增產增收,這邏輯就有道理了。

“對啊……這石頭怎麼用?”王慧玲抱怨道,“就算真收進來,到時候客戶也會投訴,根本混充不了啊。”

“所以要發這新聞啊,明他們已認識到了,正在整改,不然怎麼穩住你?你腦袋裏還執拗於具體商品,沒把這看做是金融符號。”

常浩提醒道,“提貨倉單發現不合格怎麼處理?大不了給你升貼水,然後按市場價格補足就行,了不起給你多兩句軟話——我們人手不足、工作量太大、管不過來,你還能怎麼辦?這可是在人家地盤上。”

王慧玲瞪大了眼睛,片刻後想了想好像確實也隻能如此,你告不倒對方:給你摻石頭的綠豆又能如何?本質還是綠豆,無非不合格罷了,不合格我補償你就是了,你囉囉嗦嗦個啥?

問題是市場價不過400/噸,期貨價卻在000多元,補償的話對方壓根不吃虧啊。

“那為什麼要這麼幹呢?”王慧玲道,“又不能真用石頭冒充,豈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因為倉單注冊有截止日期,有交割日期,南陽幫前麵賣了這麼多貨,他至少要在麵上交出去才是吧?”

常浩笑道,“1 月份你來拿貨,我給你一堆石頭,你抗議,我扯皮,兩家鬧來鬧去,這時間不就出來了麼?這時候我要麼利用時間點把貨搜齊了交給你,要麼根據市場現貨行情補給你,你還想咋地?還能要求用期貨價彌補不成?這叫以空間換時間,以拖待變……人家南陽幫又是地頭蛇,又是糧食係統,你能怎麼辦?”

這下終於恍然大悟:交割日期到了,倉單給不了那就是赤裸裸違約,交易所也不好偏袒;但如果倉單有了,隻是對應的貨不合格,那就可以扯皮,扯皮就有空間和時間來運作,問題到最後總能解決,可時間怎麼辦?不就拖下來了?

“這用石頭冒充綠豆也不見得會露餡,因為多頭也是搞投機的,他又不是真要貨,真要貨他不會去市場買啊?”常浩笑笑,“多頭是投機的,要的是綠豆倉單,不是要綠豆!這一定得搞清楚。就算他要把綠豆搬走,隻要不是全搬走,中間就有漏洞可鑽,什麼漏洞你想想看?”

王慧玲琢磨半不得要領,石頭和綠豆還不好區分麼?傻子都知道,這漏洞怎麼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