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依然按曆史一樣實現將近10%的大逆轉,那他今部署的好倉一就能賺60萬港幣,再加上還沒結算的那0多萬,賬麵待結算的利潤就會超過80萬了。在1998年這可是了不得的大數字了,萬一對方耍賴不肯履行這麼辦?
賭球時有風險,現在搞這個同樣有風險。不然為什麼上個月賭球他都要在錢塘城裏不斷分散?
由於現在他找不到第二家,所以他把止損點設在了00點上,虧掉這些,等於他手裏那1萬原來的本金可以保住!
同時,多問高洋要50萬貸款,也可以為對方額外帶來50港幣/的收益,而且他如此淩厲的操作也會提示對方——讓他常浩繼續操作,後續好處是源源不斷的,犯不著露出黑手。
賺點錢實在不容易啊。在市場上勾心鬥角、四處博弈已夠難了,還要考慮錢能不能到賬、對方會不會耍賴、中途有沒有風險等場外因素……他倒是羨慕那些無腦商戰網絡的情節:嘴巴一張,昨人在內地,今就操作歐美外盤了;再嘴巴一合,幾百上千萬甚至過億美元就能自由出入、自由交流、自由彙兌。
學不來啊!
當晚上,常浩轉輾反側,一直在費心思考。到後來實在忍不住了,打開電腦刷了幾把《三國誌英傑傳》,隻有在卡通頭人物的不斷移動和聚精會神的計算中才能忘記煩惱,來也快,本來有些難打的“長板橋之戰”居然很快就過關了。
當晚上,和常浩一樣心事重重的人還有很多。
港府高層經過商議,決定破除以往政府不幹涉證券市場的做法,明以外彙基金公開入市,特首擲地有聲地表示:“不能讓600萬香港人民幾十年的心血化為國際投機資本的巨額利潤。”
可惜,這麼有想法、有作為、願意為打破地產霸權而努力的特首,最後被目光短淺的香港人民拋棄了——拋棄了他,等於也拋棄了香港最後一絲轉型升級的機會。看似保住了房地產局麵的穩定,實際扼殺了香港向新經濟轉型的希望。
不過眼下,他的使命還在於最大限度地保護香港穩定。為盡可能保密,他們在晚上才展開行動,秘密通知包括中銀國際、鷹達、和昇和獲多利4家券商,讓他們在第二一早趕到金管局出席早餐會。
除了中銀國際,後麵家券商老實在香港規模都不算大,和老牌的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瑞銀、德銀、大福、新鴻基等券商相比,隻能算弟,但卻是港府認定的,與境外糾葛少、與香港關係重大、能為政府所用的可靠券商。
用不用你、怎麼用你,很多時候與能力和規模無關,忠心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
之所以不交給本地其他大型券商,就因為知道他們已被國際投機勢力滲透得千瘡百孔了,怎麼保密?
為什麼會有中銀國際,因為這家夥是中字頭啊,港府管不了的公司內部事務和人員,黨委會一個文件就行了。
工農兵學商、東西南北中,黨是核心,黨領導一切的優越性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常浩周三晚鼓吹講政治,認為跟黨走才能發財,實際就在於提醒這一點,沒有中字頭參與,大陸的外彙資本怎麼才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給香港呢?
8月14日清晨,金管局早餐會如期舉行,香港股市開門晚的優越性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金管局總裁、被人號稱任一招的任誌剛並未多言,直接切入正題:“我等一下就要入市,叫你們來是配合政府工作,你們做不做?”
4大券商老總麵麵相覷,金管局不僅買港幣托市,現在還準備買股票托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