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套對他不起作用!
常浩分析得不錯,這筆彙兌差價整體呈現四馬分肥狀態:南方公司(內地代理)分一筆;新世紀(地推)分一筆;第三方(金主爸爸)分一筆;太和公司(落地承辦)分一筆,太和因有手續費收入,在資金上分潤最少。整體15個點利潤,各方差不多按:4:6:的比重分配。
沒有好處,高洋為什麼要推動這項目?
聽到月息分的答複,常浩皺起眉頭想了想,認真道:“師兄,這利息高了點。目前國內一年期存款利率隻有477%,就算民間借貸,年息超過分也不多。月息分,年化後相當於4分多,香港利息向來比內地還要低一點,這價格……”
高洋皺起眉頭:月息分是第二套方案裏各方麵商定下來的,有一定議價空間,但要大動很麻煩。
“師弟認為怎麼定可以接受?”
“香港金管局雖然不斷提高港元隔夜拆借利息(日息),但也不過8厘,我覺得在隔夜Hibr(HngKng InerBank ffered Rae,香港同業拆借利率)基礎上加點能接受——日息5厘,再高客戶也有想法,畢竟有國內資產抵押,風險是很的……”
【注:香港同業利率叫Hibr,同理,上海叫Shibr,倫敦叫Libr】
眼看高洋還在考慮,他又道:“項目當然要賺錢,誰都想賺快錢,可如果定分月息,客戶資金一年就損失4成,再加彙率差價還要額外損失15%,等於摩擦費用在6成以上,有多少人一年投資收益能達6成?這絕對難以維持。澳門賭場如果抽水太高,客戶就不會去了,師兄,細水長流啊……”
高洋掃了眼常浩,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但整體不置可否。
被這目光一掃,常浩忽然有所警覺:今自己表現過於出挑了,這不是在公司裏和主管討論項目利弊,隻是以客戶身份參與谘詢。更何況是大一,其實還是個9月份待報道的新生,表現越好,嫌疑越大——誰家大一學生能這麼熟稔香港金管局和Hibr?又不是後世信息爆炸、隨手一抓就是大把資訊的時代。
不過轉念一想也沒太把事放在心上:高洋又不是學校領導,如果覺得不爽,自己換地方繼續開戶就是了,50萬身價在手,他就不信在上海找不到開戶地方,香港這把不做又怎麼樣了呢?
反正打定主意,不安全不做,不有利不做——其實他也沒打算做長期,但該爭取的利益還是要爭取。
日息5厘合計月息隻有1分半出頭,相當於直接把剛才的報價砍了對半,高洋很難答應,卻又不能直接拒絕,沉默半後道:“師弟,你的也有道理。利息我下午再和南方公司溝通溝通,看有沒有變通辦法。要不你先開戶吧,先把你資料傳過去,開完戶再出入金、利息的事,談不妥不打錢就是了,開戶又不要錢。”
“沒問題,資料在琴這裏全有。”
然後雙方圍繞行情軟件、交易軟件又進行了現場演示,常浩很快熟練上手——現在這個時期真是投資的黃金時代,一隊人員圍著客戶轉,哪像0年後,股市火爆交易堵單時券商鳥都不鳥客戶,再嗶嗶你銷戶啊……
眼看一切差不多,高洋看了看時間,熱情招呼道:“11:45了,師弟,我們先吃飯去,回來接著聊。”
11:45了?
糟糕!
程程還在書店等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