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頓時朝她翻了個白眼:意思她太用力了。琴得意地笑笑:意思誰讓你先襲擊我的,彼此彼此。
“我前段時間去廣東出差,一方麵是出席行業高峰論壇會議,對業內今後趨勢進行了研討和判讀……”會議室裏已等著好幾個營業部中層骨幹,他們同樣也參與其中,辦公室主任先講起了PP:
第一是大力整頓、規範期貨交易所。
8月初,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整頓和規範期貨市場的通知》,開始了第二輪治理整頓,目標是將現有14家期貨交易所進行再次壓縮,變成鄭商所、大商所和上期所三家,其中上期所將由上海現有家合並而成。在壓縮過程中,期貨交易所不但本身要進行會員製改造,還要提高管理層級,從原來的屬地管理改為和證券交易所一樣的垂直管理,統一由證監會管轄。
從整體態勢看,上期所主要經營國際大宗物資尚品——膠、銅、鋁;鄭商所主要經營南方農產品——如綠豆、麥、早秈稻;大商所主要經營北方農產品——大豆,很多標準不夠清晰或不是全國流通或全國需求量不大的商品,將被剔除在交易品種之外。
第二是規範期貨經紀公司,把門檻提高到000萬元以上,同時實施更嚴厲的管製措施:嚴禁金融機構參與期貨交易、嚴禁國有企業違規從事期貨交易,嚴禁信貸資金、財政資金以任何形式流入期貨市場,金融機構不得為期貨交易提供融資或擔保;要求合並和取締大量的中介機構,期貨經紀公司從業人員要進行考試並實現逐步持證上崗,而不是以前通過一個內部考試掛個名就可以上班了,大量的期貨兼營機構必須全部關門。
聽完這些常浩就明白高洋為什麼對推動新項目如此熱心了,這兩條都和經紀公司有密切關係。
第一條關於壓縮、整頓期貨交易所和交易品種,必然導致經紀公司傭金收入下降;第二條關於整頓期貨經紀和嚴肅管製措施,對經紀公司更是生死存亡的關鍵。
曆史無數次證明,在行業整頓、規範文件出台後,其實就是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過程,新生的錢塘營業部能不能在這個浪頭裏站穩腳跟,對總公司可能隻是一個分支機構的存留考量,但對高洋來,卻是前途的巨大挑戰。
所以他急著上新項目,在他看來,接下去這一年半載的整頓裏,繼續依靠傳統辦法實現業務規模穩中有升不可能了,必須另辟奇徑才能站穩腳跟甚至實現彎道超車,而外盤期貨就是被他寄予厚望的新項目。
“這次我在廣東期間,除出席廣州行業峰會外,還去了深圳和香港,參觀了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注:000年兩者合並為港交所】,走訪了香港太和期貨公司,並與設立在深圳的南方期貨公司重點就圍繞外盤期貨洽談了合作。”
高洋掃視眾人一眼,緩緩道:“目前國內期貨一是容量,二是品種少,三是受莊家操縱多,盤麵詭異。但外盤期貨就沒這個缺點,一是場子大,幾百億、幾千億交易量都有;二是品種多,能源、礦產、農產品、股指、貨幣,凡你能想到的主流品種都有;三是操縱較少,不完全沒有,但像國內這樣莊家、大鱷群魔亂舞的局麵很少,主要還是因為盤子大、參與主體多而控不住場麵。所以很多人都躍躍欲試,這次回來,我就準備在本公司推動該項目……”
三轉兩轉,他終於到正戲——外盤期貨這項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