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1998年經濟基本麵而言,隻有這套組合拳打完,整個經濟態勢包括期貨市場的局麵才會扭轉,8月下旬的香港保衛戰還沒打,超哥在7月份就看著盤麵這點動靜認為要反彈——難道不是太早了點麼?
常浩勁頭十足地將他掌握的信息全梳理了一遍,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振振有詞,愣是把過去半年原本市民感覺平平淡淡的日子講成了跌宕起伏、風雲變幻的架勢,聽得超哥和琴兩眼發直、咂舌不已。
現在琴終於明白為什麼常浩讓她把公司裏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參考消息》和《新華社每日電訊》全整理好,他要一一過目的用意了。
正兒八經的消息全刊登在報紙上,但不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你,要想用心體會,就看會不會解讀了。在不會看的人眼裏,這些報紙除了《參考消息》上的外電評論還有點樂子外,其餘全都是枯燥無味的教。尤其對琴這樣的年輕姑娘,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多看兩冊《知音》或《上海服飾》或《大眾電影》呢。
“所以琴姐姐知道要你幫我買報刊雜誌的用意了吧?”常浩笑笑,“除你們公司有的那些報刊雜誌,《半月談》、《南風窗》、《財經》,對了還有《電腦報》、《收獲》你看到都幫我買,我全部需要,費用記在我賬上,作為幫我跑腿的代價,我每期送你一本《瑞麗》或《ELLE》。”
超哥不解:“《瑞麗》和《ELLE》是什麼?”
“全彩印刷的時尚雜誌,衣服、包包、首飾、鞋子、化妝品、香水、美容護膚乃至型藝術品都有介紹,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布爾喬亞情調的玩意,0大元一本。”常浩笑道,“你當是婦女之友就行……”
琴插話道:“女人的事,男人少打聽。”
超哥不服:“那常怎麼知道?還講得如此透徹?你怎麼不他?”
琴抬杠:“浩公子是名牌大學生,又在上海讀書,見多識廣自然懂得多,哪像你……”
就差把“不學無術”出來了,超哥連連搖頭,從鼻子裏發出“哼”的聲音,那意思分明在指責琴搞雙重標準。
常浩一直認為:會解讀的,從幾百個字的豆腐塊裏就能看出微言大義;不會解讀的,看到也視而不見,頂多以為隻是遺老遺少在發牢騷。
這是他在後視鏡裏看到的局麵,現在有機會可反過來驗證。重生前他此時和超哥一樣懵懵懂懂,別的套保做市商代表看不清,就連量子基金、老虎基金頭號專家,享譽世界的投資大師喬治·索羅斯此時也還沒看清中國的決心呢。
這是常浩瞎忽悠超哥的套路麼?都知道整體走向還在這裏頭頭是道分析,分析個鬼啊?
顯然不是。
他有自己的理解:數學題有時做不出來,看答案和解析明白後難道就不重新走一遍解題過程?隻知答案不知方法,下次改頭換麵還是不認識,掌握了方法和訣竅,才有充分解讀的起點。不知道基本麵如何就蒙眼衝進去投資,長期操作下去除賠錢還有什麼結果?
此時,常浩話鋒一轉,又道:“當然,任何投資,都是基本麵和技術麵的結合,剛才我講了基本麵還偏早,我再來技術麵上的事……”
(請注意,這裏有個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