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傳經送寶(2)(2 / 2)

“這倒沒盯著,但整體趨勢是下跌我知道。”

“我看過月線,去年年初美油(I)最高到6美元/桶的價格,今年5、6、7這三個月原油卻低到連1美元都打不住,足足下挫一半。隨著原油下跌一半,氯丁橡膠成本就算不跌一半,至少也跌掉三分之一吧?而膠價格隻跌了不到0%。”常浩笑問,“兩情況放一起對比,會出現什麼差異?”

初級原料下跌一半必然導致成品下跌一半?這肯定不可能,因為一項產品除了原料還有人工成本。最典型如常浩穿越時代有評論大放闕詞,什麼“08年原油140美元/桶,18年還不到70,結果汽油價格居然還漲了,我們都是被收了桶稅……”這種言論業內一看就要笑,原料跌一半成品也跌一半?莫非用於生產的勞動成本(工資)也跌了一半?恰恰相反,大多數人名義工資都是上升的,10年間沒有5倍也有倍。

單單用桶稅來攻擊,那是沒找準問題對象,不過大多數人也不想搞清楚原因,純粹隻是發泄一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聽常浩提起原油與氯丁橡膠之間的價格變動,超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個差異我不太清楚,廠裏采購數據極多且保密,我很難全部掌握也來不及比對,更重要的是氯丁橡膠不是標準品,有各種各樣添加劑的,完全扭曲了本源。”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價格彈性,兩個可相互替代互換的品種,一旦其中某個出現大幅度價格波動,就會影響需求……”常浩敲了敲盤子裏的東坡肉和清蒸鱸魚,“假設明肉價翻一倍,你去菜場買菜時會不會考慮減少買肉而多買魚?隨著大家都少買肉而多買魚,肉價就會慢慢滑落、魚價會逐漸攀升,這種趨勢隻要時間一長必定會出現,這是強價格彈性。當然也有其他,比如米和麵粉都能當主食,如果明突然開始米價漲一倍,您會因為麵粉便宜而接下去不吃飯隻吃饅頭當主食?”

“這可不行,吃不慣那玩意,偶爾調劑下可以,吃非瘋了不可。”

“這就是弱價格彈性,會有影響,但調整彈性不大。然橡膠與人造橡膠之間基本屬於強彈性,當使用氯丁橡膠更經濟時,就會充分擠占然橡膠的市場,這是膠不斷下跌的製約因素。你剛才也,或是因為高價原料庫存,或是因為生產線改造麻煩,不是隨隨便便就調整,所以不是每個廠一看氯丁橡膠便宜就會全部舍棄然橡膠,這是兩碼事。”常浩笑笑,“現在問題來了,膠走勢是隻看成本和原油麼?當然不是。橡膠作為大眾物資一定會受經濟環境影響,今年以來的經濟形勢好麼?”

“不太好,出口問題不,東南亞市場那裏不好賣,賣了也收不上錢;國內需求還是有的,不過資金回籠是件麻煩事,那幫孫子會:現在價格跌了?那你當初豈不是賣給我賣貴了,必須少算點才肯付錢……”超哥憤憤不平道,“我進貨時原料就這麼貴啊,後來便宜那是後來的事,可他們不聽,有啥辦法?與其拖著不付,還是吃點虧少收點好了。”

“所以……”常浩止住了超哥繼續發牢騷,言簡意賅總結道,“基本麵反轉還沒來到,大勢都沒反轉,膠想開始上?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