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鹽幫的首領聽到了要從這裏進貨,感覺喜憂參半,不過張奇秀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們也都感覺心動了。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交易方法。我們不一定要你們拿出錢財來換取我們的私鹽,其實你們還可以用人口來換取。隻要你們能夠拿出人口,那我們也都可以給你們私鹽。一個壯年勞動力,我可以給你們一百斤私鹽,而如果一個婦女,我們可以給你八十斤私鹽。不過,凡是婦女和壯年勞動力,必須要按照二拖三的比例來進行兌換。也就是說每次拿來兩個壯年男性,必須要帶著三個婦女過來。還有,老人我們也可以收,不過每一個老人隻能夠獲得四十斤私鹽,並且老人的比例不能夠超過十分之一。小孩子,我們可以多收,小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我們都可以收取,來多少要多少。不管男女,一個小孩子也是四十斤,不過來多少要多少。所以,隻要你們能夠拿出人口過來,那我們也都可以接受這些人口。”
張奇秀給了一個條件,那也就是要用私鹽來換取這些人口。這些鹽幫雖然看起來實力不如張奇秀,可是架不住他們在內地有關係。這些鹽幫多半是有內地的官府或者是一些貴人照著的,一個三千多人的鹽幫,他們如果沒有官府的人在後麵罩著,那是不可能的。而張奇秀認為他們既然有人罩著,那幫助自己弄一些人口應該不成問題。目前張奇秀別的不缺,最缺乏的也就是人口。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有了人口才能夠發展生產,才能夠種植糧食,甚至生產更多的私鹽,當然也都能夠招募更多士兵。
有了人口才有了一切,這是張奇秀飛出去清楚的道理。如果沒有人口,那你再多的資源也都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目前張奇秀對於人口可是如饑似渴了,他們需要人口,他需要人口來發展生產,然後更需要人口來招募士兵。自己如此大規模的販賣私鹽,那這樣肯定很容易被大宋朝廷發覺,這樣他們不派人來打那是奇怪的了。所以張奇秀必須要盡快發展起來,有了人口才能夠麵對那些宋朝官兵的圍攻有反擊之力。
隻有把越來越多的人綁在自己這戰車上,這樣他們才能夠實力越來越強大,那最後足以形成滔天的勢力,然後幫助自己去實現征服全世界的理想。所以人口是最重要的,冷兵器時代軍隊的數量更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也許雖然軍隊數量不是最重要的指標,可是卻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指標。而想要擴充軍隊,想要養活軍隊,必須要有人口,所以張奇秀打算用食鹽來換取人口。
這些食鹽目前張奇秀的鹽場裏麵有很多,這些食鹽多到了大家吃不完。所以這樣張奇秀發愁的不是什麼食鹽不足,而是如何把食鹽賣出去。這些每天撈起來的食鹽也都是不在少數,幾乎都是論噸來弄食鹽的。自從發明了曬鹽這種技術之後,那中國的食鹽幾乎很少會缺乏的了。在後世缺乏糧食,缺乏大豆,缺乏油料,可是就是不缺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