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足球頭球會損傷腦部嗎?
橄欖球和拳擊等碰撞類運動從長遠來看能夠對腦部造成損傷,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現在,輪到審視足球了。
科學研究表明,頭球會導致神經組織退化問題,比如慢性創傷性腦病。對足球運動員進行跟蹤的研究人員發現,球員做出的頭球動作數量與腦部異常存在緊密關係。也有研究人員將足球運動員與遊泳運動員進行對比,發現遊泳運動員的腦部似乎完全正常,而足球運動員的腦白質纖維束卻存在異常。神經元之間通過纖維束(即軸突)傳遞信息,如果腦部遭到猛烈撞擊,纖維束可能斷裂。
腦部受到過度撞擊——過度的次震蕩性創傷和震蕩性創傷——會導致認知方麵的疾病,包括記憶問題以及行為問題和焦慮抑鬱等精神問題。其他症狀有睡眠困難、頭暈和頭痛等。
科學家建議14歲以下的孩子踢足球時不要使用頭球,由於諸多結構性和代謝性原因,14歲以下的孩子頭部受到衝擊時的危害會比較大。
(林泉 提供)
藏族人為何能適應高原反應?
藏族人群對高海拔地區缺氧環境的快速適應機製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熱點。中外科學家最近通過基因測序研究發現,受到定向選擇的低氧誘導因子單體型高頻率存在於現代藏族人和古丹尼索瓦人(人屬的一個古人類分支,可能在更新世晚期生活於亞洲大陸)中,還以低的頻率存在於漢族人中,而在歐洲人、非洲人等其他人群中頻率都為零。研究者確信藏族人的單體型源於古丹尼索瓦人的基因,並在藏族人中擴散並保持下來,使藏族人更快地適應了高海拔地區的缺氧環境。
(徐風 提供)
江南夏季為何人不耐熱?
我國江南有“三大火爐”:南京、武漢和重慶。它們最高氣溫35℃以上的高溫日數年平均多達20~30天(最多的地方甚至40天左右)。在這種高溫日子裏,人們汗流浹背,熱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為什麼江南夏季人不耐熱?因為,人體不是個溫度計,人體熱感覺不僅決定於氣溫,還受空氣相對濕度、風速等多種因素的重大影響。江南地麵多水多植被,水分蒸發使空氣相對濕度平均高約80%以上,而高濕反過來會抑製水分蒸發。可是夏季中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又隻能靠汗水蒸發來散發。汗水起不到散熱的作用,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使體溫不斷升高,如不能及時散發,遂致中暑、昏厥發生。
實際上,幹旱時不僅體表皮膚出汗(但有趣的是,常常出汗而不見汗,因為空氣太幹燥,汗珠還沒有出毛孔就蒸發了,但有時仍可在皮膚表麵發現細鹽末),而且人體中濕潤的肺(表麵積也很大)也同時在身體內部接觸幹旱空氣,蒸發水分而大量散發體熱。人體內外兩部強大降溫設備共同保證了空氣幹燥時人能耐受更高溫度。
(楊陽 提供)
【責任編輯】蒲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