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5月31日下午6點15分,舍爾發現了英國本土艦隊的主力,他明白必須盡快的撤退,否則自己的公海艦隊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公海艦隊像牢房中的囚犯一樣,攻擊牢獄看守,卻沒能成功越獄。
1916年1月,萊因哈德·馮·舍爾海軍上將被任命為德國公海艦隊的新指揮官。他計劃通過進攻來消耗英國本土艦隊的實力。馮·舍爾命令手下的戰列巡洋艦作為誘餌到挪威海岸進行挑釁,從而將貝迪將軍的巡洋艦隊誘出蘇格蘭的基地。這樣,德軍公海艦隊就可以搶在英國本土艦隊趕來救援之前消滅它們。
1916年5月31日淩晨,德國希佩爾海軍中將根據舍爾的命令率領5艘戰列巡洋艦、5艘輕型巡洋艦和30艘驅逐艦組成的“誘餌艦隊”駛出威廉港。在希佩爾出發2小時後,舍爾親率公海艦隊主力也悄悄地離開了威廉港。這是一支包括16艘無畏艦在內的59艘艦隻組成的龐大艦隊,隱蔽在“誘餌艦隊”之後50海裏處,等待貝迪的艦隊上鉤。
然而,英國人破譯了德國海軍的無線電密碼。1916年5月30日下午,皇家海軍指揮官傑利科決定在海上集結所有的戰艦對德軍進行先發製人的打擊。皇家海軍擁有24艘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正處於實力的巔峰。傑利科幾乎動員了全部的英國艦隊。他率領包括24艘無畏艦在內的99艘戰艦,浩浩蕩蕩地從斯卡珀灣出發了。貝迪將軍接到命令在31日下午和主力艦隊會合。他帶領艦隊駛離了福斯河灣基地。
1916年5月31日下午兩點,貝迪和希佩爾的誘餌艦隊在海上相遇了,雙方隨即展開了激烈戰鬥。由於使用了立體測距儀,德國的火炮優勢很快顯現出來。貝迪的六艘戰列巡洋艦中三艘被嚴重擊傷,其中有一艘由於沒有裝甲防護被炮彈打穿了彈藥庫,引發爆炸以至沉沒。雙方都用驅逐艦向對方發射了魚雷,但沒有一方的魚雷起到了決定作用。希佩爾以為貝迪已經上鉤,立即下令艦隊轉向,貝迪緊隨其後。此刻,舍爾率領的公海艦隊在位於貝迪11。5海裏的東南海麵上,正等待著希佩爾按計劃將貝迪引來,給它們致命一擊。
很快,貝迪發現了公海艦隊。舍爾的艦隊開始追擊貝迪。舍爾希望能一舉摧毀這支被引誘上鉤的艦隊,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傑利科正率領英國本土艦隊向這裏駛來。貝迪將軍試圖告知傑利科具體位置,但他發出的信號一開始被誤讀了。直到下午6點,傑利科的主力艦隊才與貝迪會合。
1916年5月31日下午6點15分,舍爾發現了英國本土艦隊的主力,他明白必須盡快的撤退,否則自己的艦隊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他果斷地命令艦隊在驅逐艦的掩護下,180度轉向,向西南方向駛去。這個決定成功地使公海艦隊從困境中擺脫出來。然而,舍爾麵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公海艦隊正在遠離自己在東南方向的基地。傑利科看出了這一點,同時他擔心在晚上會受到德國潛艇和魚雷攻擊。因此,傑利科沒有下令追擊,而是改向南行駛,企圖切斷德艦返回基地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