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借光
到了高二,紫萍長得更漂亮了,不僅肖深喜歡他,全校的男生都喜歡她。老師們也喜歡她,她是學校的校花。不久,她就被學校調到廣播室兼廣播員了。肖深現在很少能見到紫萍了,但聲音倒是天天能聽到。
高考競爭是殘酷而激烈的。肖深聽說,南昌的高考生,是高三畢業參加高考的。萍鄉等地,因為還沒有辦高三,因此是萍鄉的高二生與與南昌的高三生在比賽。肖深聽老師講,重點高中學生考上大學的比例,大概是四比一。肖深算了一下,今天的同學,有一大半將不會在畢業時考上大學。自己欲要考上大學,成績必須要在班上前十名以內。成績要在前十名,努力也就要在前十名。努力要在前十名,時間也就要在前十名。時間要在前十名,除了白天上課外,下課後自己的補習時間一定要在前十名。同學們都在競爭著,很多同學都是晚上打著手電筒在被子裏看書。但太累了,被子悶著自己,看一會兒頭就要探出來透口氣。而且,電池消耗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
一天,肖深夜間到校洗漱間去洗漱,回來的路上,一間突出的小房間裏,透著比其它房間更亮的燈光。往裏一看,竟看到紫萍在房間裏溫習功課。跟同學們一打聽才知道。紫萍自從當上了學校的廣播員,現在有單間可以住了,還有老師專門輔導她呢!
肖深想,先不管這麼多,燈光先借來用一下,每天夜幕降臨,他就拿著書本,坐在紫萍房間外麵的燈光下,認真地看著書本。累了的時候,就透過窗戶,看看在裏麵溫習的紫萍。
一天深冬的夜晚,滴水成冰。肖深正就著燈光看得認真,隻覺得腦後突然開窗的聲音,接著一股冷水“啪”的一聲,直落在自己的頭上、脖子裏,書本上,把自己冷得跳起來了。剛要發火,回過身來一看,原來紫萍要喝水了,開窗將冷了的水倒掉,去打熱水了。因為不知道有人在窗外借光,一杯水就倒下來了。
從此以後,肖深就戴著帽子在借光了。
六、高考
古人說: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高考雖然不至於此,但對莘莘學子來講,即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一舉。
對肖深來講,高考更有一番意義。他在讀初中時,鄉長的兒子被保送進了中專學校,此事成為轟動全鄉的一件大事。他因在同學聊天時講了一句“中專不算什麼,要他能被保送進大學才算本事。”從此,被班上一些好事同學恥笑為“肖大學”。
“如果能考上大學,不是對哪些恥笑自己的同學最好的報複。”肖深經常這樣想。
也許神明真的有幫他,也許他真的大努力了,也許他為了紫萍,真的豁出去了。他真的考上了大學。這是在1980年,他兩年高中讀完的應屆畢業之際,當年他十六歲。他真的成了他們鄉特殊時期後第一個大學生,也是他們家族有譜以來的第一個大學生。他大學的第一誌願是自己喜愛的軍校。
他得到考上的消息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紫萍。但全校已是一個亂哄哄的狀態。考上了的,興奮得你跟他講高考以外的事情他都不理你。沒考上的,肖深不敢去問,怕挨揍。後來得知,紫萍那一年沒有考上,肖深更不敢去打聽紫萍了。
在離開校門口的哪一刻,肖深回頭看著校門,想著如何跟紫萍告別。
“找不到紫萍,在離開學校的時候,肯定是無法向她告別了。”
找不到紫萍,就到我當年給她送過花的地方吧。
肖深落寞地來到深潭的邊上,看著漂泊在水麵的紫萍,想著他們第一次見麵“肖深,有你的一封信。”從此,一個美麗的小女孩進入了他的大腦。“給,把紫萍給紫萍。”幫紫萍摘到花後,交給了紫萍。紫萍拿著花後,高興得隻顧跟女同學們耍笑,連謝謝都忘了說,就走了。
“今天見不著,不會以後還見不著吧,一起上軍校的同學,還有人聽說是她的鄰居呢。”肖深想道。
站起身後,肖深又忽然想起了,此次離開學校,可能很長時間不會再回來了,何不將紫萍帶一點回去。
他找來一個小玻璃瓶子,打上潭裏的水,將潭裏的一些紫萍連根取來,放進了瓶子裏,帶著離開了學校。
七、思念
南昌陸軍學院裏,肖深身著軍裝,成了一名軍校學員。
軍校裏,房屋整齊,綠樹成蔭。列隊行進的軍校學員步伐整齊,番號聲此起彼伏。不時還響起陣陣槍炮聲,一派緊張繁忙的練兵景象。
閑暇時間,肖深找到栗中一起上軍校的同學打聽紫萍的情況。
肖深不敢太露骨地問,隻好裝作隨意地問問。誰知得到的消息,一條比一條令肖深心冷。
“紫萍,不是在跟誰誰誰在談戀愛嗎?”
“咳,她跟誰誰早分了,現在是跟誰誰誰在談。”
“咳,聽說她在高二就跟誰誰在談了,還就是因為談戀愛了,所以那一屆沒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