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離別(下)(2 / 2)

出發的時間到了,仍然有許多老兵沒有上車。他們與連隊幹部、留隊的戰友扭在一起,有的抱頭痛哭,有的已經站立不穩,蹲到地上,有的則一遍一遍地重複那些不知說了多少遍的叮嚀與囑咐。這種時候,劉鳴隻有下達一個推遲了又推遲的命令,讓留隊戰士將老同誌“強行”送上汽車。

“轟”的一聲,汽車發動的聲音傳來,就象一股電流擊中了魏大鵬已滿負悲傷的心,魏大鵬終於忍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幾乎同時車內的哭聲響成了一片,他們幾個終於沒能遵守約定,放聲的哭了出來。

車上是戴著“光榮退伍”綬帶和大紅花的老兵,車下是依依不舍的留隊幹部戰士。他們仍然在流著淚,並使勁地向對方揮舞著手臂,一遍遍地呼喊:“一路保重”,“在部隊好好幹”。汽車駛離營區,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然而,留隊戰友們久久不願離去。流著淚水的眼睛仍然死死盯著老兵消失的遠方……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軍人是男兒中的男兒,軍人的眼淚更是不輕彈的。和平時期真正軍人的眼淚也許一年隻有一次,那就是在戰友離開部隊的那一天!

軍營是男人的世界,“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是軍營男人們的標準形象。然而,軍營男人也有多個側麵,而柔情與淚水便是其中之一。

老兵退伍,便是軍營男人們眼淚噴湧的“柔情時刻”。那幾天,也隻有在那幾天,你才能在軍營的每個角落看見激烈的擁抱、撕心的嚎啕和無盡的淚水……

複員老兵離開部隊,兄弟三人坐在火車的一路上對即將麵臨的社會百般猜測,也不明所以。三人各自有各自的出路,凱文身在市區,自有身居公位的父母操心他的工作,工作早以無憂,他卻羨慕別人可以自闖天下。郎青是孤兒,回去的路還很渺茫,隻得暫時聯係自己當初的孤兒院院長。大鵬家境困難,卻是雄心勃勃,要拿自己的複員費和在部隊辛苦攢下的幾萬元錢和幾位以前的朋友南下廣州,做服裝生意。

兄弟三人在分別時互相勉勵,並且立下誓言:三年之內,互不聯係,三年之後,兄弟三人就約在當年他們認識的某醫院體檢中心再次聚會,看各自的發展。分別的最後時刻,凱文和郎青卻還是將自己的聯係方式給了大鵬。二人知道,三兄弟中最難的,還是大鵬。大鵬不得不收下了聯係方式,卻固執地認為,自己不會違背誓言的。

大鵬在脫下軍裝回到地方後,短暫的失落和傷感後重新整理行裝,滿懷理想和信心走向廣州和朋友合夥開服裝店,開始他的創業奮鬥……

凱文回到家休息了2個月後,就在父母托人的安排下,在當地一派出所當上了片警……

而作為孤兒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郎青,剛回到工作沒有安排是小事,他總感覺特別的落寞。作為孤兒,他從小性格就十分孤僻和自卑,也缺少應有的愛,到了部隊大家聽後,天天和戰友們生活在一起,從和兄弟戰友大集體的生活中他又找到家的感覺。脫下軍裝,回到地方,他感覺周圍的一切好陌生,不知道自己要何去何從,自己又漸漸變得冷漠,孤僻。

一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