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圖書館,大紅漆棺(2 / 2)

黃色帛書被雨水浸泡過了,字跡已經變得模糊不清,能看清楚的隻剩下封麵上的“大西通紀”四個繁文大字。

消失百年的古書《大西通紀》突然之間離奇出現,鬼十三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了。

鬼十三拿著神秘出現的寶物回到休息室裏,他把剛才得到的三件寶物藏了起來。

鬼十三後來才得知那柄翡翠鐵劍是張獻忠的禦用佩劍,劍麵隱秘的地方刻著“西王劍”三個篆書銘文。

鬼十三前些日子才學了文物修複技術,等到天一亮,他便匆匆忙忙的趕往實驗室裏,把意外發現的《大西通紀》浸泡在特製的藥水裏。

許久過後,黃色帛書上的字跡恢複了以前的模樣,鬼十三用鑷子挑起最後一章,仔細的讀起來。

鬼十三發現通紀的最後一章《起攆錄》已經遺失了,似乎是被人故意撕開的,他讀起保留完好的倒數第二章。

明朝末年,義軍將領張獻忠經過長年的征戰,收羅了大批絕世寶藏,這些絕世寶藏後來被大西國丞相鬼子五藏於山勢險惡的貢嘎嶺中。

據說貢嘎嶺裏修築著一座神秘的地下宮殿,也就是傳說中大西國寶庫。

貢嘎嶺位於蜀地西邊的高大山脈之中,是大雪山的主峰,被稱為蜀山之王。

丞相鬼子五把張獻忠安葬在鳳凰山上,並且把大西國寶庫的鑰匙龍形玉佩一分為二,分別給了他的兩個兒子。

大兒子鬼宋化名歐陽首義,小兒子鬼唐,鬼子五叫他們遷徙到不同的地方,永世保守這個秘密,後世不得相見。

鬼唐這一支傳到第六代就是鬼七爺,而鬼十三就是蜀中鬼族的第八代傳人,而歐陽首義這一支則消失了。

鬼七爺生前是一個勘輿秘師,曾一度是勘輿秘師四大家族之一的蜀中鬼族的領袖人物,他一生都致力於打開大西國寶庫,鬼十三也是因為受他的影響才報考了考古係。

勘輿秘師是唐朝末年開始興起的一種官職,它與黃巢有莫大的聯係,他們精通勘輿秘術,為人造墓的叫做“陽師”,也有憑借對古墓的了解而盜墓的“陰師”。

唐朝女巫馬蕾蕾創立了勘輿秘師的第一個門派,發丘門,不過他們因為幫助黃巢盜挖乾陵,而被後唐皇帝處死。

馬蕾蕾也被秘密處死在獄中,發丘門從此消失,而個別逃生的弟子延續這勘輿秘師這個職業。

清朝初年的九州大地之內,勘輿秘師家族比較聞名的有四大家族,分別是蜀中鬼族、金陵王氏、西北李家和東陵王秦氏。

四川盆地時常都是陰雨綿綿不絕,大學的第一個暑假來臨,鬼十三回到爺爺鬼七爺留給他的老宅裏,盤算著怎麼去尋找大西國寶庫。

貢嘎嶺常年被白雪覆蓋,山脈綿延數千裏,寶庫的具體位置誰也不知道,在這諾大的山裏找一個寶庫,無異於大海撈針。

由於缺失了《起攆錄》,大西國寶庫的位置已經無人知曉,鬼十三隻好尋找其他的線索。

鬼十三在舊貨市場裏找了一個退休的考古學家梁紫,花費了千百塊錢,把翡翠鐵劍修複如新。

梁紫告訴鬼十三,古劍上有一段銘文。

這時候鬼十三才發現西王劍的劍身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古文字,這是已經失傳的大西文。

大西文是大西國丞相鬼子五創造的一種神秘文字,用於大西國的官方文書,流傳度不高,大西國滅亡後大西文也就被遺棄了。

煙雨朦朧的小鎮裏,白牆被微雨淋出黑點,黛瓦上野草搖曳著,這鬼家古宅大有江南園林的韻味。

鬼十三獨自坐在西室的書房裏,開始研究這枚丞相金印,他用手掂量了一下,感覺黃金的分量不足,他推斷金印不是足金或是裏麵有間隙。

丞相金印裏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鬼十三發現印底鑲嵌著一顆紅寶石,看起來很奇怪,於是把紅寶石摳出來,原來此處暗藏著一個機關。

鬼十三觸碰機關,丞相金印突然之間就開裂了,分成了四半,猶如蓮花盛開一樣,這金印裏麵竟然藏著一個小錦盒。

錦盒上依舊有著龍形玉佩的紋飾,鬼十三把它拆開,裏麵卻是一封幾百年前的家書,是大西國丞相鬼子五寫給後人的。

鬼十三從這封古老的家書裏得知,大兒子歐陽首義這一支遷徙到了嶺南軒轅丘,這對他來說的確是一條重要的線索。

幸好鬼十三細心,才發現了錦盒底部繪製著的一幅神秘的地圖,這地圖裏繪製著的並不是大西國寶庫,也不是嶺南軒轅丘,而是一座古老的神秘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