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標下高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自主能力培養淺談(1 / 2)

新課標下高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自主能力培養淺談

教學研究

作者:張斌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形勢下高中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否則很難適應越來越激烈的高考。教師應該意識到傳統教學的弊端,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要選擇合適的、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開展自主學習,並在學習方法上給予正確的指導,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自主能力;主體作用;學習興趣;方法;實驗

教學的真正目的不是將學生培養成擅長考試的機器,而是要將他們培養成綜合素養極高的合格人才。但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的教學還是以灌輸知識、訓練習題為主要方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具備了很強的應試能力,但缺乏了創造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有強烈的依賴性,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這與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為了使教育與其使命相適應,教育必須確定新目標、新思想。教育要圍繞四種基本學習, 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以及“終身教育”而進行。所以學習問題是關係到人才成長,科技進步,國家昌盛,社會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 研究學習方式的問題對我們的教育事業、教育教學改革則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自主學習,充分挖掘自我潛能, 在教師指導下將人類所創造的科學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個體的精神財富和實際學習能力。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往往注重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成為了專職“演員”,而學生卻成為照單全收的“受眾”。不管學生們願不願意看,教師往往都要賣命表演。然而事實證明,當今的社會是一個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教師的那些“演技”已經不為“受眾”所愛;隻有善於主動地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讓“受眾”也去發揮他們的“演技”,方能適應新環境,跟上時代主旋律,永立不敗之地。故此,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遠比逼著學生掌握知識、教師演“獨角戲”強得多。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言:“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這才是對孩子的負責。”

在以往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隻注重塞給學生現成的結論,而忽視了對其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則反其道而行之,注重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不斷培養和增強他們的各種能力;而教師則由“主角”轉變為“配角”,適時指導學生的實踐,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對新知識的掌握能力,從而使學生把新接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轉化為他們自己的能力,進而促進其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

二、提高學習興趣 , 激發探究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 , 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 , 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 , 在教學中 , 應設法激趣 ,以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應采用各種教學手段 , 最大限度地調動感知器官 , 激起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 , 連續不斷地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 促使學生真正主動地去鑽研探究獲得正確的答案 , 這才是真正的現代教學觀 , 更加符合學生的求知欲望 ,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探究能力 , 促使整個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 ,教學中要善於問 , 更要會問 , 更要指導學生多問善問。要問得恰當 , 問在知識關鍵處 ; 問還應掌握坡度 , 問在難易適中處 : 問更應選準時機 , 問在教學當問處。造成學生感到時時有問題可想 , 促使聯想 , 對比思考 , 設想種種解決方案 ,從而使一係列複雜的心理活動在學生的大腦中展開 , 學生形成開放式探索性思維 , 激發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