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烏向橋連折三將(1 / 2)

1633年,是年,張獻忠領軍首次入川,連克夔外、大寧、大昌、新寧、通江、巴州、保寧、廣元等州縣,擁兵三十萬,分屯於四川巴州,保寧,廣元等地。明崇禎帝慌忙派左良玉領兵來剿,那左良玉提兵50萬,直指張獻忠所在地巴州。

當時巴州隻有10萬守軍,這張獻忠自稱八大王,人稱黃虎,麵對氣勢洶洶的左良玉,倒也毫無畏懼,當即領兵出城,在烏相橋擺開陣勢拒敵。你道這張獻忠為何在烏向橋拒敵,原來,這烏向橋是烏水河周圍百裏之內唯一一座橋,若想進攻巴州,必經烏向橋,否則就得繞道上遊百裏之外經另一渡口馮家村渡河,這樣來回就得200多裏。

當下兩軍隔河相望,安營紮寨,是夜,相安無事。

次日,那左良玉派部下驍將馬得望為先鋒官,領本部人馬前來索戰,馬得望來到陣前,著義子馬雲叫陣。

這馬雲年方弱冠,卻生得人高馬大,虎臂熊腰,天生一股神力,武藝超群,一杆長槍,神出鬼沒,前年在陝西連殺張獻忠五員大將,張獻忠本人也受了傷,僥幸逃得性命。

馬雲來到陣前,勒馬高呼:“賊子張獻忠,快快出來送死!”

那張獻忠立於營樓之上,看得真切,耳聽辱罵,立時怒火上湧,大喝一聲:“眾將聽令,誰與我斬殺馬雲,賞銀百兩。”

話音剛落,旁邊閃出一將:“末將願往!”

張獻忠一看,見是大將雲湘,當下歡喜,便到:“好!預祝將軍馬到成功!”說完又轉頭喝道:“操鼓手聽令,擂鼓!”

霎時鼓聲震天,風鳴馬嘶。

好個雲湘,當即提著單刀,策馬來到陣前,也不打話,捉刀便殺。那馬雲見刀斬到,橫槍架住,喝道:“報上名來,本爺不挑無名之輩!”

“雲湘是也!”雲湘揮刀再砍,卻聽得一聲斷喝:“去死吧!”話音未落,已將雲湘挑死槍下。立時,馬得望軍中,歡聲雷動,士氣高昂。

張獻忠在營樓上一看雲湘被挑,立時頓足,正自惋惜,卻聽得一聲:“大王莫急,待我去擒那廝!”

抬頭看時,卻見一將飛馬而出,已立陣前。

“來者何人?”馬雲一看,又來一個,便喝道。

“李默!”

原來,是大將李默,這李默平日與雲湘非常要好,情同兄弟,見馬雲殺了雲湘,便要替兄弟報仇,當下也不多話,揮刀便砍,好個馬雲,見刀砍來,不閃不避,待刀將到麵門時,側身閃過,刹那間,手裏那杆長槍斜刺而出,不偏不倚,紮向李默的麵門,那李默還想躲避,哪料想,這槍端的是疾如電,快如風,一聲慘叫,李默滾落馬下。

張獻忠見不到一個時辰,連折兩員大將,心痛不已,連聲發問:“誰敢與我擒住那廝,賞銀千兩!”

正問間,閃出一人:“末將願往!”

張獻忠一看,原來是前鋒大將許元勝,當即叮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