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老公的性狀(1)(1 / 3)

現實生活中,老公大都是在心靈上戴著枷鎖的舞者。他們的微笑有時是含淚的,他們的剛強有時是偽裝的,他們把一切風光獻給他人,所包裝和掩飾的往往是一顆脆弱的心。為了更好地了解老公,老婆應該拆開老公的包裝,對他們的性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表麵剛強,內心脆弱

老公就像風中的幹樹葉,遠遠的看去很堅強,可是走到近前,稍稍一吹,就會碎了他的心脈。

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有這麼一句台詞:"弱者啊,你的名字叫女人。"然而,男人就沒有脆弱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男人的強大是被社會與家庭教導出來的假象。這並不是他們的本性,而是一種不得不有的偽裝,事實上他們的內心世界充滿了社會重壓下的脆弱。

在人們的傳統思維之中,男人總是與強者聯係在一起的。他們從小就被進行性別強化教育,即性別角色的適應。在嬰兒出生後,人們便根據其性別進行引導。如果是男孩,大人則向他灌輸隱忍、堅強、果敢的意誌。當男孩受到損傷啼哭時,大人總是告誡他們:"男子漢,不能哭鼻子。"有時男孩模仿女孩的行為舉止、音容笑貌,大人總要說:"你是男孩,不要學得女裏女氣的。"成年後,社會則要求男人富有競爭意識和自強、自信的心理狀態,要善於克製和忍耐,處處表現出強者的姿態。這種性別教育,使男人脆弱的一麵被忽略了,但這種脆弱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大兵的單位效益不好,他也被"刷"了下來,成了整天待在家裏的"賢內助"。表麵上,大兵在家人麵前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有時還樂嗬嗬地對老婆說他馬上就能重新找到工作了。然而有一天夜裏,老婆竟然在睡夢中被一陣抽泣聲驚醒,原來是大兵在哭泣,而且哭得很傷心。

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醫生、法學家一再號召"保護婦女"的時候,前蘇聯著名人口學家卻提出了"愛惜男人吧"的口號。一係列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使我們不得不對男性重新認識:男性的生命要比女性脆弱得多,男性的生存環境要比女性困難得多。女人因為被稱作"弱者"而得到了依賴的權力,男人卻因為被稱作"強者",連偶爾軟弱一下的資格也被剝奪。強者也有軟弱的時刻,這時刻的男人卻必須做假,戴上麵具,躲進軀殼,獨自飲泣。

美國一位著名的女心理學家表示:"無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女性都比男性堅強。"為了說明這一論點,她舉了一個特殊的例子:海上遇到船難時,對於同樣落到水中的人來說,獲救的女人要比男人多,這可能是因為女人的耐性及新陳代謝功能較強的緣故。

人類學家蒙太鳩也認為:"就整體而言,女人在生理上優於男人。女人能忍受更多的惡劣狀況,如饑餓、曝曬、疲倦、休克、疾病等,女人在體質上比男人強,隻是在肌肉的力量上比男人弱;女人的精力較有耐久性,壽命也比男人長。"所以說,相對於女人而言,男人是不折不扣的弱者。

脆弱的表現常常是眼淚。男人不愛流淚,並不說明男人堅強。隻能說男人把脆弱隱藏在心底。那男人為什麼要隱藏他的脆弱呢?那是因為他是男人,就得按男人的規則去生活。作為男人,他就得對一切都遊刃有餘,堅強得像一匹孤獨的狼,不應該輕易流露感情,不應該動輒痛苦悲歎。如果男人總像女人那樣輕易地掉下眼淚的話,他麵臨的困難就會更多。所以,他們隻有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深深隱藏起來。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必將形影相吊、孤獨和痛苦,那些無休無止的疑問在他們堅強外表的掩蓋下會變本加厲,他們的內心會變得比女人還要敏感柔弱。每當事情的進展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順利時,他們就會變得不知所措,覺得眼前一片黑暗了。

其實,每個男人都哭過。當你看到男人歇斯底裏的嚎叫,那是因為他脆弱到了極點;當你看到男人目光呆滯,那是他脆弱得找不到方向;當你看到他怎麼也擠不出眼淚時,他已經脆弱得絕望了。

讓男人堅強起來的常常是女人,而不是同類。女人特有的氣質和特有的語言常常讓男人看到希望。男人不想在男人麵前表現出脆弱,但卻願意在女人麵前表現出脆弱,原因就在於此。當一個男人在另一個男人麵前表現出脆弱的時候,他會害怕被對方看不起。於是,男人堆裏很難找到男人在哭。男人眼裏沒有淚光,可他們的心裏有淚光。

因此,盡管男人的理性讓他們盡力地把這些都掩蓋在堅強背後;盡管他們自以為是世界的主宰,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大誌;盡管他們把自己定義為強者,習慣於擋在女人麵前給予她們保護;盡管他們難過時往肚子裏吞咽眼淚,臉上還在笑……但他們都有軟弱的一麵,隻是"死要麵子活受罪",硬撐著不表現出來而已。

男兒有淚不輕彈

人都是好麵子的,尤其男人更甚,所以男人不哭,即使有苦也隻能往肚子裏吞,有淚也隻能往心裏流。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由於曆史和社會的原因,人們往往對男人有著過高的要求和期望。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總把男人當成"支柱"。因此,社會賦予男人最危險、最困難、最繁重的工作,同時,男人還責無旁貸地承擔著家庭收入和子女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