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語文課顯風采(2 / 2)

“那謝天同學,你對韓愈有什麼看法?”

“韓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裏程碑式人物。韓愈,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河南方河陽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舊時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尊儒反佛為題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原毀》《師說》等,嘲諷社會現狀為題材的雜文有《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呢?”

“著有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永州八記》。其中包括《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袁家渴記》《石渠記》《小石城山記》等。是一位大家。”

謝天接著說道:“宋朝六大家是唐宋八大家的主要分支,歐陽修——《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jiàn)書》《朋黨論》《伶官傳序》《賣油翁》蘇洵——《六國論》《衡論》《辨奸論》《管仲論》《權書》等。蘇軾——《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蝶戀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鍾山記》勳鹿記,等。蘇轍——《欒(luán)城集》84卷,《欒城應詔集》13卷。曾鞏——《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並且韓愈、柳宗元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故合稱“韓赫洋柳岸”。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故蘇軾,蘇洵,蘇轍三人合稱為三蘇。而王安石、曾鞏都曾拜歐陽修為師,歐陽修也是蘇軾的老師所以說唐宋八大家分為唐二家(韓、柳)和宋六家(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

老古董連忙拍起了掌,頓時全班同學都拍起了掌,這時候李穎也對謝天改變了看法!因為他感覺謝天實在是太優秀了!

就憑這一下,謝天頓時成為了老古董最得意的門生,當然這已經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