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穀兩邊的山頭片刻就被趕來的唐門弟子團團圍住。並迅速擺列梯式的攻擊隊形。列陣完畢的唐門弟子在統一的號令下,開始拉動手弩中的機關,將準備好的手弩專用箭匣重新卡好。
“列”
“列”
一聲高昂的號令在山頭回蕩起來,接著不遠處另外一個充當號令手的唐門弟子也跟著喊起。
隊列最前排聽到號令的唐門弩手立刻將手中的手弩抬起,並迅速瞄準穀中擠成一團的鼠群。凝神聚氣等待下一步的攻擊口令。
“風”
“風”
三息之後,攻擊號令響徹在山穀兩頭。
最前列的唐門弟子立刻扣動手弩下方的機關,六十多支弩箭破風而下,狠狠的紮進交戰的後方十米之後的鼠群,
頓時鼠群“人仰馬翻”。
接著後麵更多的弩箭一波一波的開始向同樣的位置射去,綿綿不絕,如同下雨一般。
抬臂瞄準,射擊,退後兩步,拉動機關,等待前麵射擊的同伴射擊完畢退後,再次向前兩步,瞄準,射擊。就這樣不停的重複前進後退的動作,保證射擊頻率,同時讓出射擊位置,讓身後準備完畢的同伴補上空隙。
穀頂上的唐門弟子的三列連環箭陣終於開始有效的壓製住鼠群對正麵防線的突進速度,緩慢的給陣前廝殺的同伴減輕戰線上的壓力。
雖然趕來支援的唐門弟子修為隻有一級,鋸齒鼠的毛皮架不住手弩箭支本身的穿透傷害力。特別是帶上了唐門本身的內功特性,將內力灌注到箭支中,自上而下,很輕易的刺穿鋸齒鼠的毛皮,如果命中要害可當場就斃命。趕來支援的是整整兩百人的唐門隊伍,是傲雪隊伍中遠程的三倍之多。
雙方修為實力差距並不算太大,數量彌補了質量上的差距,每波六十多支弩箭即使五支弩箭才能擊殺一隻鋸齒鼠的話,一波就可以消滅十二隻左右,三段射擊下來就是三十多隻,隻在十息之內。
更何況唐門弟子自帶弩箭是十支箭匣,每個箭匣中都裝有二十支弩箭。可以保持很長的火力壓製。
傲雪趁此機會趕緊收縮防線,整合剩下的人馬,穩固戰陣。
出來的時候三百多人的隊伍,已經戰死了一半有餘,因為犧牲太多的人,原先布陣的位置防線過長,隊列的兩邊出現了很大的漏洞,如果再不退後,隻要其中一兩隻鋸齒鼠繞到背後來,戰陣頃刻就會被擊散。
傲雪身後的穀口越往外越窄,而鋸齒鼠的背後的穀口是越往外越大。
退後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完全把鼠群放進穀中,降低鼠群繞道去山穀兩邊的幾率。
趕來支援的天策藏劍,立刻補充到防線中,逐步替換掉那些重傷不退的同伴,幸存下來的各派弟子現在基本上都在六級左右。
六級修為的天策逐步布置在第一列,第二列是趕來援軍的天策軍,在其中摻雜了少量的六級天策軍,最後一列而全是一級修為的天策軍。
天策的槍陣作為戰陣的核心,也是承受衝擊力最強的部位,除了正麵槍陣是天策軍,在天策槍陣的兩邊布置剩下的其他門派弟子,他們的作用就是牽製,萬不得已,他們將是保護天策槍陣背後的緩衝力,用他們的犧牲,換取槍陣的變向。
其效果有點像遊戲裏大號帶小號的感覺。
保持隊列的完整,保持防線的穩固,人數兩百的唐門在山頭兩邊到處進行火力壓製,隻要不出現某一段的防線突然被突破,活下的希望還是有的。
隻有讓人感到壓抑的就是鼠群的數目已經超過了最初的五百隻,目測遠處入穀中的鼠群最少有三千多隻。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鼠王身邊出現的鼠群數量正在逐步減少,這表示後續不太可能出現和最初那樣大規模的鼠群。
正麵防線正在逐漸穩固。
而蘇天意帶上剩餘的四百天策軍和四百藏劍軍團從盆地的後麵繞了過來,直接選擇偷襲鋸齒鼠群的後方,也就是鼠王的位置,按照小說和各種戰爭題材電影電視,上麵用這一招來以弱擊強,以少勝多的案例數不勝數。
偷襲敵軍後方是擾亂敵軍戰陣部署比較有效的方法,同時也可以減弱敵軍的戰鬥力。傲雪防守的那個入口太窄,蘇天意帶來的援軍如果都支援到傲雪的正麵防線上,最後隻會演變成消耗戰,添油戰術,在這危急四伏的叢林裏,每耽誤一刻,全軍覆沒的可能就會多一分,大家不要忘了,這片森林可不隻有鋸齒鼠。
級別太低,陣地防守本身就不討好了,不像地球熱武器時代那樣,躲在戰壕裏,新兵也可以和對麵的精銳耗上個把小時。冷兵器時代可沒什麼戰壕讓你蹲著,你戳對方一下,對方再戳你一下。
冷兵器拚的就是人多,兵強,將猛,和統帥的運籌帷幄。
蘇天意這裏可什麼都沒有,人沒對方多,兵沒對方強,大將之中就焚影級別高對方一點,其他的人修為連對方的鼠衛都不如。